五、斯大林纳闷:毛泽东为何坚持要周恩来赶来呢?

  毛泽东初到莫斯科的情景已为人所熟知。简略地说,欢迎仪式很隆重,当天(12月16日)毛泽东就下榻在斯大林的别墅。
   这座别墅是斯大林在卫国战争期间的住所,坐落在莫斯科西南郊27公里处。别墅不大,地上有三层,一、二层住人,三层有弹子房,地下室有厨房、警卫、工作人员住房和作战指挥设施。叶子龙、师哲和毛泽东住在一层。毛泽东住的是一个套间,里面做卧室,外间做会客室,东头还有一间做办公室。
   下午6点,斯大林就在克里姆林宫他的办公室会见毛泽东。一般情况下,斯大林迎接客人的方式是静坐在那里等候;但这次他站在办公室门口,苏共全体政治局委员和维辛斯基外长也都在门口站成一排,欢迎来访的中国领导人。两位领导人初次见面,有几句话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斯大林开头说的:“你比我想象中更年轻,更健康。你对中国人民的贡献很大,你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我祝愿你健康。”毛泽东的回话显然经过掂量又发自内心:“我是长期受打击排挤的人,有话无处说……”
   “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斯大林说了句极有哲理的话,毛泽东也感激这句话,以后在不同场合他还向别人转述过。双方海阔天空地说了一阵以后,毛泽东很快发现,尽管苏方官员很多,但两个多小时中,只有斯大林一人说话,别人谁都不插言。这与当初延安形成的那个领导集体的群策群言,显然大相径庭。在斯大林再三询问此行的愿望和要求时,毛泽东表示,这次来,一是为祝贺斯大林70寿辰;二是看一看苏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想走一走,看一看。斯大林有自己的想法,但他希望能从毛泽东嘴里先说出,以免使人感到强加于人。他问道:“你这次远道而来,不能空手回去,咱们要不要搞个什么东西?”
   毛泽东希望这样:“恐怕是要经过双方协商搞个东西,但这个东西必须是既好看,又好吃的。”
   在座的人们无法理解毛泽东所说的“好吃又好看的东西”是什么。毛泽东解释说:“所谓好看,就是形式上好看,在做给世界上的人看;好吃,是要有实际内容。”但毛泽东不愿全部说出他的想法,他认为苏联建国多年,有经验,又是主人,应该由他们主动提出帮助中国,不提是不诚恳的。毛泽东同时提出,要周恩来到莫斯科来一趟。
   斯大林有些冷淡,惊讶地擎着烟斗:“如果我们不能确定要完成个什么事情,请周恩来来干什么?”
   不知斯大林是真的没有明白毛泽东的意思,还是有所保留。后来他亲自给毛泽东打电话,但都是询问毛泽东在苏生活是否习惯,表示要前来看望,但他的保卫人员和保健医生不让他出门,毛泽东对此表示感谢,劝他不要来了。斯大林得不到毛泽东的具体打算,还给翻译师哲打过电话,想了解毛泽东的想法。后来又派莫洛托夫来摸底。莫洛托夫是只带着耳朵来的,只是听,既不表态,也不提任何问题。当苏方派来的同毛泽东联系的联络员科瓦廖夫和费德林来到毛泽东住处,询问生活得怎样时,毛泽东终于忍不住,大发脾气:“你们把我叫到莫斯科来,什么事也不办,我是干什么来的?难道我来就是天天在这里吃饭、拉屎、睡觉吗?!”
   两个联络员尴尬告退。后来斯大林终于从王稼祥大使那里弄清毛泽东的意图,是要搞个政治性文件,他很赞成,但仍不肯主动提出。斯大林的想法,签约当然应由两个国家元首———他与毛泽东来签;而毛泽东却认为既是两国之约,当然应由两国外长来签更为合适。他向斯大林提出反建议:“你是部长会议主席,我不是总理,我们两个对不上口径,如果签订条约,我要把我的总理找来。”斯大林对此一直不理解,也不表态。直到毛泽东就此几次向斯大林提出,斯大林才同意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来苏的建议。
   毛泽东高兴起来。起床后就到院里散步。到处是雪,毛泽东饶有兴趣地专找积雪厚的地方走,负责保卫的苏联上校怕冻坏毛泽东的脚,在一旁直劝毛泽东不要弄湿鞋。毛泽东让孙维世(她随肖华访问波兰、保加利亚后路过苏联留在代表团工作)告诉上校:“雪是干净的,下过雪后,空气新鲜,对人体有益,踩完了雪回到房内换一下鞋袜,不至于冻坏脚,请上校放心。”上校听后耸了耸肩,做了个无可奈何的样子,毛泽东拎了拎裤腿,冲他笑得开心。
   心情一舒畅,毛泽东的食欲大增。他不太喜欢苏式饭菜,早餐有牛奶、煮鸡蛋、两块面包(一块黑面包、一块白面包)、一小盘鱼子酱、一小块黄油。大部分食品他还能接受,就是不喜欢喝牛奶,按他的老习惯,喝一杯热茶。晚餐是冷盘,红菜汤,三道热菜。热菜有罐闷鸡,土豆烧牛肉,烤鱼,毛泽东吃得津津有味,还有兴致和客人共饮葡萄酒,饭后还吃一点甜点心,遗憾的是没有猪肉吃。
   下午2时许,王稼祥大使来到毛泽东处,说:“现在各国驻苏大使、新闻界人士正在打听毛主席的行踪,纷纷议论说毛主席不知去向了。”此时的英国通讯社甚至造谣说,斯大林把毛主席软禁起来了。消息传出后,苏方有些紧张,斯大林的意思是请毛泽东去外地走一走,以便通过对他的活动的报道来辟谣。
   毛泽东听了王稼祥的话后大笑:“毛泽东现正在莫斯科某地休息,怎么不知去向了?”
   王大使说:“有一个星期报纸上没有报道你的活动了。”
   “近来确实外事不多。”
   “主席是否以答塔斯社记者问的形式,在报上公布主席访问苏联的情况?”
   “可以。”
   1950年1月2日,苏共《真理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毛泽东在莫斯科答记者问》。此文一出,有关谣言不攻自破。
   下午8时,苏联部长会议两位副主席莫洛托夫和米高扬来到毛泽东驻地,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问题。毛泽东说:“我看有三种办法:第一种,签订新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样做有极大利益。中苏关系在新的条约上固定下来,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民族资产阶级左翼都将感觉兴奋,可以孤立民族资产阶级右翼;在国际上我们可以有大的政治资本去对付帝国主义国家,去审查过去中国和各帝国主义国家所订的条约。第二种,由两国通讯社发一简单公报,仅说到两国当局对于旧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其他问题交换了意见,取得了在重要问题上的一致意见,而不涉及详细内容,实际上把这个问题拖几年再说。这样做,中国外长周恩来当然不要来。第三种,签订一个声明,内容说到两国关系的要点,但不是条约。这样做,周恩来也可以不来。”
   莫洛托夫当即说:“还是第一种办法好,周恩来可以来。”
   毛泽东问:“是否以新条约代替旧条约?”
   莫洛托夫答道:“是的。这样的话,您是否可以计算一下周恩来到达及签约的时间?”

上一篇:四、毛泽东担心共和国得不到承认

下一篇:六、周恩来搬到毛泽东楼上住

返回《共和国风云中的毛泽东与周恩来》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