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润之与朱其升的军旅战友情

知史记

  1952年10月,一位操着一口武汉方言的老人出现在了中南海的门口,门前威武的警卫让他倍感拘谨。他上前用蹩脚的普通话向警卫解释,说他是从汉口来的,想要亲自面见毛主席。

  主席日理万机,哪能说见就见呢?警卫耐心地劝说老人,想让他知难而退。

  可眼见警卫不让他进,老人非但没有离开,还拿出了一封藏在身上、小心裹了好几层的信,说这是毛主席写给他的,自己是毛主席的结拜兄弟。

  结拜兄弟?警卫们开始仔细打量老人,皮肤黝黑,身体精壮,难道他是想要混进中南海刺杀毛主席的特务?可这理由是不是太牵强了一些?

  警卫们并没听说过毛主席有什么结拜兄弟,只能好带着信去请示长官。

  才过了几分钟,就见警卫长边往外走边小心翼翼地把信裹好,笑着将老人迎进了招待所,原来,他真的是毛泽东的结拜兄弟!两天后,毛主席热情的招待了老人,一口一个“其升兄”,非常和蔼可亲。

  这位老人究竟是谁?他又是怎么成为毛主席结拜兄弟的呢?

毛润之怎么变成了毛主席?

  红军起自南方,可长征以后,党在南方只剩下了零零散散的小型革命根据地, 直到1949年5月16日,武汉才终于宣告解放。

  生活在汉口农村的朱其升,一直以来都是靠打铁为生,每天免不了要和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消息十分灵通,他一直都知道有一个叫毛泽东的人,很早就开始活跃在革命一线。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国共内战时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又提出了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的构想,非常厉害。

  可他所在的汉口一直被国民党所掌控,到处都贴满了“莫谈国事”的标语,还有不少特务四处搜捕革命党人,闹得满城噤若寒蝉,别说发放革命宣传材料和毛主席的画像了,就算嘴上认同共产党的革命理念,都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那个年代通信也还很不发达,所以朱其升一直都不知道毛主席究竟长什么样子。

  1950年冬天,朱其升照例去隔壁村子招揽生意,想着最后再赚点钱,过一个好年,路上,百无聊赖的他开始读路过房子门上的对联,读着读着,朱其升却突然发现不对劲,不少人的门上不仅贴有对联,还贴有一幅肖像,而且这个人怎么这么眼熟?

  熟悉的脸庞、熟悉的笑容和熟悉的痣,难道是自己认识的那个毛润之?朱其升的心开始狂跳,他冲到门前,拼命敲门,可前来开门的却不是润之,他忍住失望,耐心地问前来开门的老人家,门上贴的是谁。

  老人家一脸不可思议,这是毛主席的画像啊,听到这句话的一瞬间,朱其升愣住了,啊?毛主席?怎么会,他明明叫毛润之啊!

  老人反而觉得更不可思议了,毛主席的字就是润之啊。朱其升慌了神,匆匆拜别老人,一幕幕往事,在他的脑海中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尘封的往事

  朱其升也是个苦命的孩子,家里兄弟4个,却连一寸属于自己的土地都没有,全靠父母出去当佃农维持生计,日子过的相当艰难,“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早在12岁,朱其升就离开了父母,一个人去往外地给铁匠师父当学徒。

  当时的中国,工匠奇缺,社会地位很高,所以就连朱其升师父也日益骄横了起来,当学徒的那一段时间里,朱其升吃不饱,穿不暖,还得天天挨骂。更离谱的是,朱其升的师父还给所有学徒立下了一条规矩,那就是三年出师后,必须再给自己免费打三年工。

  这无异于抢钱!可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殷切期望,朱其升最终还是咽下了这口气,答应了师父的无理要求。没想到,就在朱其升出师的那一年,当地发生了水旱灾害,粮价暴涨,朱其升的师父为了省钱,每天只给朱其升吃烂菜叶子和烂树皮。

  对一个天天打铁的壮劳力来说,这还不够塞牙缝的,很快,朱其升就饿的走路都踉踉跄跄了,他实在受不了了,就偷吃了师父的米饭,结果被师父臭骂一顿,师父还当着其他学徒的面,连扇了他好几个耳光。

  朱其升打又打不过,骂又骂不过,在1909年一气之下跑到湖南,投奔了当地的新军。这也为他和毛主席的相识埋下了伏笔。

毛润之与朱其升的军旅战友情

  朱其升参军两年后的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短短几个月,清政府在南方的统治就土崩瓦解,南方各地的新军,纷纷投奔革命,转而为了南京临时政府而战,就在这时,一个年仅18岁、面带书生气的小伙子来到了新军营地,要求加入新军。

  军官经过一番盘问后得知,原来这个小伙子一开始在长沙读中学,听说辛亥革命爆发后,马上就放弃了学业,想着去武昌投奔革命军,为革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结果刚要出发,长沙这边的新军也爆发了起义,去哪革命不是革命,于是他便直接来到了这里,想要加入本地的新军。

  长官见他文质彬彬,不是当兵的材料,恐怕又是一时兴起,收了也留不住他,于是严词拒绝了他的参军请求,可小伙子不接受,他只说了一句“投笔从戎,为完成革命尽力,这还不行吗?”,便将军官噎得说不出话来,这位军官只能扔下一句“不行!没人担保,我不敢接收!”便不再理睬他。

  这时,朱其升恰好路过此地,他见到小伙子满脸通红,大有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姿态,于是便和小伙子交谈了起来,这才得知,原来这个叫毛润之的小伙子是想参军。

  虽然他知道担保一个陌生人,要冒很大的风险,如果毛润之受不了军旅生活,跑了,自己肯定会受到牵连,但他见毛润之的眼神如此坚定,咬了咬牙,把副班长彭友盛也找了过来,一起将毛润之担保进了新军。

  朱其升受过师父非人的虐待,这并没有让他产生祸害别人、报复别人的心理,反而让他懂得了生活的不易,因此也就更愿意关心这个刚进入军营的愣头青。

  新军的日子很苦,毛润之刚加入新军时,军官连棉衣都没有给他发,眼看就快要到冬天了,润之却没有钱买棉衣,朱其升不忍心让这个书生挨饿受冻,就把自己的棉衣给润之穿,军中吃红烧肉的时候,他也习惯性的把他那份让给这个新来的小兄弟。

  在军令如山,纪律如铁的军队,如果没有朱其升暗中教授技巧和疏通关系,恐怕润之也会像朱其升当学徒时那样,痛苦而又无助。

  不过二人的关系并非是朱其升对毛润之的单方面付出,在适应了军队生活后,毛润之也开始反过来大力帮助朱其升。朱其升没文化,他就教朱其升认字、记账,帮朱其升给家里人写信。与此同时,毛润之还将每个月攒下来的军饷,都用来买报纸、买书,读给朱其升听。

  两人你帮我,我帮你,关系越来越亲密,于是便干脆结拜为了兄弟。可毛润之参军才不到一年,形势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12年,清帝退位,南北议和,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方的临时政府被取消,毛润之参加湖南新军,原本是为了革命,但革命似乎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已经宣告完成。

  于是毛润之决定继续学业,二人不得不挥手作别,此后,毛泽东辗转各地,宣传思想,领导革命,而朱其升则在新军被解散之后,重回老家,利用自己在铁匠铺学到的打铁本事与毛润之交给他的记账方法,开了一家铁匠铺,勉强维持生计。

迟到的回信与北京之行

  从回忆中缓过神来后,朱其升逐渐相信,毛主席就是当年自己的结拜兄弟毛润之!可当他向周围人说出他的想法后,所有人却都觉得他这是疯了,你和毛主席是结拜兄弟,那毛主席老人家怎么没找你去北京叙旧?你怎么还在这里打铁?你手里又有什么证据呢?

  面对着周围人这一连串的疑问,朱其升回答不上来,家人也开始埋怨他不该在外面说“胡话”,但他还是坚定的认为,毛主席就是他的结拜兄弟。

  与此同时,毛主席其实也在寻找他,当年和朱其升一起给毛主席担保的副班长彭友盛,早在1951年就成功联系上了毛主席,毛主席希望朱其升也能主动联系自己,可却迟迟等不到来信。

  二人都互相在心里记挂着对方,万事俱备,只差一个“信差”了,1952年7月,“信差”来了,一位叫孟淑纯的女教师听说了朱其升说的“大话”后,觉得一个人绝不可能整整两年都坚持不懈的说同一句假话,这个朱其升很可能真的和毛主席认识。

  巧的是,她是李先念的战友,可以替他写信并委托李先念转交毛主席。信件寄到中南海之后,并没有石沉大海,短短一个月后,朱其升就收到了毛主席的回信,在信中,毛主席依然把朱其升当作结拜兄弟,热情的称他为“其升兄”,还在给朱其升寄了200万元旧币,希望朱其升能用这些钱做点生意。

  收到回信后,朱其升再也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在经过短暂的准备后,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进京亲自面见毛主席!

  1952年10月,直到朱其升到达北京后,他才想起来,自己头脑一热就来了北京,根本不知道主席在哪,也没告诉主席自己具体什么时候要来,无奈之下,朱其升只能边打听,边摸索,一路来到了中南海,这才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

  当时,一五计划即将展开,整个中南海上上下下所有人都非常忙碌,而且朱其升是突然来访,毛主席再想念好大哥,也得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只能安排在两天以后见面。

  一见面,朱其升就主席长、主席短的,毛主席却连忙笑着摆手,表示不能乱了辈分,让他叫自己润之就行,自己则一直叫朱其升“其升兄”,两个人边吃边聊,一直到吃完饭都还没聊够。

  毛主席晚上还有政务要处理,只能让警卫员先带着其升兄去逛几天北京的名胜古迹,表示自己有空还要继续找其升兄聊天,就这样,两人一共聊了两次,朱其升才恋恋不舍地回到了家乡。

  临别时,主席还怕上次寄的200万旧币太少了,又让他再带上500万走,朱其升不收,毛主席就反复强调这是自己的稿费,而且给钱不是让他拿来享受,而是用来创业、用来为人民服务,朱其升这才收下。

  回到汉口后,朱其升没有辜负主席的心意,将所有的钱都投入到创业中,创办了和平油布雨伞厂,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1954年,朱其升再次拜访毛主席,当面汇报自己的创业情况。毛主席对朱其升的创业成绩很满意,两人从当兵的往事畅谈到新中国的建设,无话不说,毛主席还笑着鼓励他多给自己写信,多写写基层的状况。

  第二次会面,宾主尽欢。可惜,这也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了,1956年,朱其升走完了自己的传奇一生,在汉口病逝。得知消息后,毛主席本想亲自前去吊唁,可政务缠身,主席也只能在心里怀念自己的结拜兄长。

尾  声

  毛主席是个嫉恶如仇的人,面对那些压榨工人、压迫百姓的资本家、恶棍,主席从不留情。但对那穷苦善良的老百姓,主席却总会给予他们最高的敬意,用自己伟岸的身躯去尽力保护他们。

  收到结拜兄弟的来信后,主席并没有因为自己身居高位而故意疏远甚至视而不见,不仅热情接见了朱其升,还专门拿出了自己的稿费,帮助朱其升创业。贫贱之交不相忘,这是多么伟大的友谊!

  毛主席的为人,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思考!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