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毛泽东的良苦用心
看一些人的不识好歹

仍从容

   毛泽东说:“知识分子在其未和群众的革命斗争打成一片,在其未下决心为群众利益服务并与群众相结合的时候,往往带有主观主义的倾向,他们的思想往往是空虚的,他们的行动往往是动摇的。因此中国的广大知识分子虽然有先锋的和桥梁的作用,但不是所有的知识分子都能革命到底的。其中一部分到了革命的紧急关头,就会脱离革命队伍,采取消极态度;其中少数人,就回变成革命的敌人。知识分子的这种缺点,只有在长期的群众斗争中才能克服。”(《中国革命和这个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636页) “必须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我们党和国家的干部是普通的劳动者,而不是骑在人民群众头上的老爷。干部通过参加集体劳动,同劳动人民保持最广泛的、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它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防止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在历史上的教训》)毛泽东的这些话,给知识分子和共产党的干部指明了密切联系群众,参加集体劳动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然而,毛泽东的良苦用心,却成了一些人的痛苦回忆,成了他们大写伤痕文学、狂拍伤痕电影、电视剧,攻击毛泽东,攻击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时代的素材。在一些人的眼里,知识分子、政府官员,就是“精英”,就是“人上人”,应该高高在上,脱离工农。毛泽东让他们进工厂,下农村,接近工农,参加集体劳动,就是住“牛棚”,就是劳改,就是迫害知识分子和政府官员。这些人的逆向思维,对深入基层,参加劳动,依靠工农,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进行了严重的反面曲解。将对他们的关心、爱护、鼓舞、帮助,理解为迫害,实在是不识好歹。作为“精英”,具有这样的理解能力和智商,真是可悲可叹。  
   干部、知识分子深入工厂、农村,参加集体劳动,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就是受迫害吗?如果是受迫害,毛泽东的子女无一例外都接受过这样的“迫害”。1946年长子毛岸英从苏联留学回国后,被毛泽东安排到了农村进行“农民大学”的学习,学会了赶着毛驴驮粪上山,学会了点种、抓粪、耕地、锄地等农活,直到双手磨出了很厚的老茧,毛泽东才算满意。1947年次子毛岸青从苏联回国,毛岸青身体不好,精神还受过刺激,但是还是没有得到毛泽东的特别关照,仍然被派到了环境恶劣、土匪出没的黑龙江克山县参加土改,和农民吃住在一起,最后同其他农民一样得了情况不明的地方传染病——克山病。大女儿李敏在1969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去了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插队落户,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小女儿李讷1970年去了江西五七干校接受再教育,后又到井冈山地区插队锻炼,干了3年农活,包括了出粪、养猪、种菜等多种劳动。毛泽东不知道关心自己的子女吗?绝对不是!他老人家认为让子女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锤炼,是对他们最大的关心,让他们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成为合格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是对他们最大的爱护。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毛泽东走了,如今的知识分子、政府官员再也不受“迫害”了,一些人也真正成了“精英”,成了工农大众够不着说话人的“精英”;成了不替工农大众说话的“精英”;成了不代表广大工农大众利益的“精英”,成了被工农大众嗤之以鼻,不受欢迎的“精英”。但,绝大多数的知识分子却彻底加入了工农的行列,成为真正的工农大众,不但过上了同工农大众一样的平民生活,而且彻底地成了他们中的一员。虽说鲤鱼可以跳龙门,但毕竟跳上龙门的是少数;虽说知识分子可以成为“精英”,但所谓的“精英”毕竟是麟毛凤爪。历史就是这样的铁面无私,就是这样的实事求是、公平公正。
   切切记住:不论什么人,当你脱离人民大众彻底走向人民大众的反面的时候,必然也会被人民大众所抛弃!

人民网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