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价值情怀的核心就是他的人民观
——纪念毛主席诞辰113周年
江怀瑜
今年的12月26日,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诞辰113周年的纪念日。毛泽东的名字,并没有因为他已去世了30年而被淡忘,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怀念毛泽东源于工农民众的朴素情怀,他们的欢乐与痛苦、荣辱与成败,大都与这位伟人的思想与行动联系在一起。毛泽东已成为中国人精神的象征,毛泽东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人民的利益而斗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小就对人间冷暖、民生疾苦感悟至深的毛泽东,将个人的生存价值同民族命运的改变和人民苦难的拯救密不可分地联系在—起,始终站在底层社会大众的立场上,为解除民众的苦难而不懈奋斗乃至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作为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执政党领袖,毛泽东始终关心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疾苦,努力保障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与地位。毛泽东,这个从偏僻的小山村走出来的一个农民的儿子;这个曾经改写中国近代历史的巨人;这个影响了中华儿女几代人的人民领袖。品味他人格的风范,纵贯他人生的魅力,得出的结论竟是这样简单明了。那就是铭刻在毛泽东脑海里;溶化在毛泽东血液中;体现在毛泽东言行上的,只有人民。可以这么说,毛泽东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全部,都源于他的人民观。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庆典上,当人民高呼“毛主席万岁!”的时候,毛泽东摘下头上的帽子挥动,眼里含着感激的泪光,由衷地喊出“人民万岁”的感言!人民为之感动,领袖为之感动!
毛泽东始终认为,人民群众是一切权力的终极源泉。建国以后,毛泽东反复强调的一个思想主题就是:我们的权力不是天赋的,而是老百姓赋予的,首先是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赋予的,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广大劳动群众给的。我们代表了无产阶级,代表了广大群众,打倒了人民的敌人,人民就拥护我们。
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主人。因为社会是人民的社会,人民大众代表着社会生活的主流。历史活动是人民自己的事业,人类社会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归根结底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是人民创造了人间奇迹。
毛泽东的对人民的认识和态度,从参加革命伊始就有较为深刻的理解。“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呐喊,正是这种人民创造历史,人民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支撑他在艰难困苦,曲折复杂的斗争环境中,出生入死,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带领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
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毛泽东指出: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已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人民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事实证明,中华民族万众一心, 终于推翻了压在身上的几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千秋伟业。而反动势力最终以失败告终,究其根本原因,则总是低估了人民的力量。
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成功的秘决,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离不开人民的参与和支持,否则,将一事无成。如果把历史比做奔流而下的江河,那么,人民便是滔滔东去的江水。而我们每个人则只是沧海一粟,人民中的一份子。所以毛泽东率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始终维护这广大人民大众的利益!
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曾经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他又说:“战争的伟大之雄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毛泽东揭示的真理,在于人民群众是我们党进行革命战争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在决定中国革命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以相信人民、依靠人民的群众路线。因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支援,在解放战争短短的三、四年间,打败了靠美国装备起来的国民党800万军队,建立了人民共和国。
纵观毛泽东毕生的革命实践,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去实现人民群众获得自身的利益。过去,我们之所以办成一件又一件大事,是因为我们所做的事情,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办成一切大事的法宝。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改革发展的今天,我们要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如果说毛泽东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劳动人民创造世界历史的思想,具体化为共产党人的人生观。毛泽东自己就是这种崇高思想的体现者。
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毛泽东曾形象生动的讲述过党和人民之间的关系,他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与人民建立深厚的感情。毛泽东对人民的真情实感,出自于他对人民的热爱,这种爱戴是毛泽东在长期的实际生活中,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锻炼培养的结果。他坦率地介绍过他自己的感情变化的经验,说:“革命了,同工人农民和革命军的战士在一起了,我逐渐熟悉他们,他们也逐渐熟悉了我。这时,只是在这时,我才根本地改变了资产阶级学校所教给我的那种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感情。”他还说“我们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欢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没有这个变化,没有这个改造,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都是格格不入的”。
与人民群众始终保持密切的联系。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更是注重与人民的联系,和人民打成一片。毛泽东在生活上以身作则,从不搞特殊化。毛泽东与人民血肉相联、鱼水相依的情意,贯穿与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他时时处处都能去虚心向人民学习,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吸取营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毛泽东倡导的我们党的领导者的工作方法,并把它确定我们党的路线。
毛泽东把人民拥护、人民满意作为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毕生追求。明确提出:“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符合人民的利益。”他告诫全党同志“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在毛泽东看来,那些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党、为人民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人,是最值得学习和尊重的。他曾多次为普通的民众、普通的士兵撰文、题词,为英勇就义的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为烧炭而牺牲的普通战士张思德撰文《为人民服务》,特别是1963年3月5日,为因公牺牲的普通战士雷锋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教育和感化了一代人,那是时代的强音,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生机勃勃、精神振奋的年代!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温毛泽东的人民观,永远牢记他老人家的教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出发。”毛泽东价值情怀的核心就是他的人民观,共产党人秉承这一宗旨,始终为大多数人谋利益,就一定能够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
人民网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