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和毛泽东是怎样对待共产主义基本理论的

秋石客

重新认识列宁和毛泽东同志是怎样对待共产主义基本理论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舍此不能完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生和发展。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理论是不断发展的。由各种空想共产主义理论,以及无政府主义和形形色色小资产阶级理论等基础上,经过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发展,最终形成完整的共产主义理论基础。这个理论基础,后来通常称为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从哲学上讲有两项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整个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物质的千差万别,物质的发展变化,都是在矛盾运动中完成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源于物质,是物质的反映,是派生的,相对物质而言,是第二位的。马克思主义又认为,虽然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不完全是被动的,而是具有能动作用,反过来影响物质。物质和意识关系不是固定的,具有辩证性,所以马克思的哲学又称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力批判了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达到了历史的新水平,被许多人称之为科学。后来,马克思又运用辨证唯物观点观察人类社会,得出历史唯物主义结论,即人类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史,在此基础上形成其它历史,如阶级斗争史,政治斗争史,文化发展史等。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和人民群众起决定性作用。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
2依据新的哲学思想,马克思又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物,其它因素是派生和次要的。对工具的使用产生的劳动是人类进入文明的始点,随着生产工具的变更发展,引起生产方式和经济方式的变更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一切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而对价值的分配,起决定性的是看谁掌握生产资料。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的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而一定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的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的基础。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对生产力只有反作用,不能起决定性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 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人所处的地位不同,因而构成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其中掌握生产资料权的阶级可以剥削其他阶级并不断引起对立和斗争,剩余价值论揭开了社会不平等及贫富差别的原因,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极度发展,按资分配导致贫富两极最大化,而市场经济会最终因阻碍先进生产力而死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的最终结果,是一切私有制社会走向灭亡,而公有制社会必然取而代之。
3依据新的哲学和经济学,马克思又创立了所谓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对称的社会形态,即由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开始,到共产主义社会终结。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有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随着生产力水平变化发展,最终会形成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有机链条,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和灭亡都是不可避免的,必然被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表现在社会上就是阶级矛盾,因此,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只能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并走向灭亡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因此,共产主义应该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发生。马克思主义还认为,由于资本国际化,相对应的也应该是无产阶级革命国际化,无产阶级应同时在几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暴力革命成为统治阶级才能进入共产主义和取得最终胜利,因此,马克思大声疾呼,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和私有制社会是对立的,因此,其判定共产主义社会初期基本轮廓应该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与生产资料私有制,市场经济和按资分配相对应。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也必然与私有制制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相对立,相决裂,这是由共产主义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总之,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推翻资本主义和建立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发展起来。
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主义逐渐被第二国际奉为教条。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逐渐产生了分歧。
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资产阶级为了生存发展,在国内,残酷剥削人民,在国外,为争夺世界市场,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整个世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急剧激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已成为可能。对于能否推翻资本主义,俄国社会民主党内部,整个第二国际内部,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论战,坚持马克思主义教条的以考茨基为首的主流派和以列宁为首的少数派针锋相对,围绕马克思主义阶段论和生产力发达国家首先革命论能否突破展开激烈的冲突。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现实,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并首先在帝国主义薄弱环节,在生产力发展落后国家实现的理论,这是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背离的。由于列宁的坚持,同第二国际和俄国正统派孟什维克分道扬镳,经过多方面努力,终于在一九一七年十月推翻了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由于列宁的胜利,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突破逐渐被更多人认识,被称之为列宁主义。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考茨基等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主流派误导出卖革命,德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十拿九稳的革命胜利希望被取消了。豪不夸张地讲,十月革命是一场冲破马克思主义的胜利。但能不能说列宁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呢?显然不能。因为列宁奔向的目标是马克思主义指向的共产主义,所以列宁主义者依然是马克思主义者。但列宁主义者以同欧洲马克思主义者划清了界线,前者是活的马克思主义者,后者是死的马克思主义者。
无独有偶,在古老的中国,发生了俄国革命同样的问题,而且更为严重。俄国革命只需突破一个马克思主义教条,而中国革命则需突破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两个教条。十九世纪二十年代,陈独秀正统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阶段论,反对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主张先帮助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然后再进行二次革命,这种错误指导,使中国二十年代大革命失败,几乎断送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在此之后,列宁主义正统派王明之流,照搬列宁十月革命以城市为中心的经验,反对毛泽东意见,攻打大城市,提出夺取一省数省胜利(源于列宁一国数国胜利)错误主张,再次给中国革命以沉重打击。毛泽东同志既反对陈独秀的马克思主义教条,又反对王明列宁主义教条,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创造出一条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最后夺取了政权,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胜利。毛泽东的革命思路终于被中国共产党人承认,称之为毛泽东思想。如同俄国十月革命,同样豪不夸张地讲,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一场冲破马列主义的胜利。但能不能说毛泽东不是马列主义者呢?同样不能。因为毛泽东奔向的目标是马列主义指向的共产主义,所以毛泽东思想者依然是马列主义者。但毛泽东思想者以同世界上正统马列主义者划清了界线,前者是活的马列主义者,后者是死的马列主义者,二者有天壤之别。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毛泽东同志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贡献是极其伟大的。他不但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提供了重要思想,而且更重要的是为无产阶级巩固政权提供了重要思想。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再次冲破马克思主义教条,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主要内容是,突破了马克思阶级分析方法,正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始终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始终存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斗争,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毛泽东认为,精神与物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与生产力,并不像马克思主义那样看主次关系,政治挂帅,思想领先具有决定成败的意义。旧的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不会自动随经济基础改变而改变,必须发动多场文化革命才能解决问题,否则,革命的生产关系会走向失败。毛泽东巩固政权的正确思想,已为国际共产主义许多实践所证明。总之,毛泽东为国际共产主义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从哲学到经济学,从社会学到军事学,等等。毛泽东思想反映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最高水平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列宁和毛泽东是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全盘否定马克思主义和全盘肯定马克思主义都是错误的。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发展,这就是列宁和毛泽东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态度。马列毛主义是革命的指南,并不是教条,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我们每一个革命者都应引起足够注意的问题。

人民网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