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是民主的最高境界

弹铗士

自从人类结成社会以来,官民矛盾一直贯串始终。官靠社会制度而占有优势,但人数一直居劣势,民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低微,但其人口数量庞大。官与民的力量在社会的不同时期彼此消长,决定着官民矛盾的缓和、激化和爆发。官民矛盾轻微时,社会和谐,即所谓太平盛世;官民矛盾严重时,则社会不稳定,甚或动荡。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是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矛盾,我现在还不敢轻下结论,但至少决定着改朝换代。以上都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调和官民矛盾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民主,或者说,民主最主要的功效就是调和官民矛盾。但是,民主的功效仅仅就是调和官民矛盾吗?非也,民主还通过影响官民矛盾而使社会渐臻公正,从而渐臻进步。所以说,民主最内涵的功效是有利于社会公正,其终极目的是推动社会进步。如果能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民主,你就会发现,“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原来是最彻底民主的宣言。

说实话,刚开始时,我对于毛泽东的名言“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由于思维上的惯行和定势,觉得这十一个字可能有问题。不料一旦静下心来,细细想,细细想,难道反抗无理吗?社会有不平,无反抗则不平更甚矣,人民有苦难,无反抗则苦难更重矣,制度有不公,无反抗则不公长存矣。毫无疑问,没有反抗,社会不但会踏步不前,甚或逆行倒退。如此看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岂不是民主的最高境界?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包含了两层重要的民主思想。首先,这句话明确指出,先有压迫,后有反抗,是因为压迫才导致反抗的,也就是说压迫是无理的,反抗是有理的。只要有官的地方,就必然会发生官压迫民的事情,民压迫官的情况,则鲜有。所以说,“压迫无理,反抗有理”的观念一旦被多数人所接受,从长远看,则反抗未必增多,压迫必会减少。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中,存在着一种不合理的观念,仿佛官欺压民是理所当然的,民反抗官则是大逆不道的,这种观念时至今日,仍留余毒,仍在束缚着民主,孔孟的儒家思想对此贡献最大。毛泽东说出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应该说是站在对民有利的立场上说话的,为孔夫子所深深惧怕的“犯上”撑腰,史无前人。

然而更重要的还在其次,“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不仅为“反抗”正名,而且还是实现社会进步的唯一方法,不公平从来没有不经过民众的反抗而得到消除,社会也不会不经过民众的反抗而进步。所以说,能提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人远比提出要建立什么样社会的人高明得多。这就好象老师教学生,教会某种知识,远不如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善于教方法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认为,比起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美国独立时的先贤们的“三权分立”来,毛泽东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更为高明,是人类社会以来对民主最高境界的宣扬。有人称毛泽东为导师,的确很确切。

其实,很多的嘴上常讲民主的人,其对民主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制度或体制的层面。孰不知,无论在什么样的制度或体制之下,官的地位总会高过民,如果不认为民的反抗有理,不管是几权分立,只不过是限制或分化了某些官职的权力而已,并没有解决“官的地位总高过于民”这一产生官民矛盾的根本原因,则总归是不彻底的民主。而且制度和体制不公平,又该怎么办呢?他们从来没想过。离“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境界还相差十万八千里呢。这些人真的应该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毛泽东的这句名言了。

弹铗士于2005.11.04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