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与国学传统

归去又来者

前几天网上有个新闻,人民大学准备设立国学系,论坛里有个关于这则新闻评论的帖子,对此事是不以为然的,看到的跟帖,态度也大抵如此,再看看这些马甲,大部分还是毛泽东的崇拜者,我对这种现象,感到颇为蹊跷。既崇拜毛泽东,又反对国学,这是令人不解的一个现象。

我不是毛泽东的崇拜者,也不是国学的崇拜者,但两者我都喜欢做一点研究,所以在此就对这两者的关系做些探讨,当然这种探讨还十分粗浅,离真正的学术研究还有相当距离,这篇文章也是我在强国论坛里第一个帖子《毛公思想溯源》的深化。

当然,既然是对观点的探讨,就要首先亮明我的观点:对毛泽东,我不主张崇拜,但我也坚决反对对其污蔑,要用科学的态度进行分析、扬弃,继承其精华,对其中已经证明错误的东西则要大胆扬弃;对于国学,我主张研究,而不是照抄照搬或简单批判,没有学习和研究,就谈不到了解,没有了解,就不知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能是无知,崇拜也是无知,批判也是无知,不了解就没有发言权。这就是我的对两者的基本态度。

什么是国学,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的称为“国故”,譬如胡适,但传统的学术界一般指“经”“史”“子”“集”,“经”主要为儒家思想,也可以把“十三经”当成“经”;“史”指历史,从《史记》之后的二十五史,都是“史”,当然这都是正史,当然也应包含民间的野史和传说,范围也很广泛,有文化的、政治的,当然也包括科技的、经济的和哲学的历史;“子”主要指秦汉及其起以前的“诸子百家”,“道”“墨”“法”“名”等;“集”主要指“文集”,如唐诗、宋词、文选等。总之,国学的内容几乎涵盖力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传统、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部“大百科全书”,不了解国学,就不会了解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对国学一无所知,也很难称得上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有兴趣者可以浏览一下“国学网站”(www.guoxue.com )

毛泽东这三个字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毛泽东思想则是以毛泽东为主的共产党领导集体的思想结晶,传统的定义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斯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在这个概念的定义中并没有中国的“文化传统”,如果单从这个定义和概念出发,看不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关系。这是对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大曲解,也是一个重大缺憾。当然“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不是毛泽东自己定义的,而是后人定义的,也就是对毛泽东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盖棺定论”,这些定义出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在论坛里,许多左派把我看成右派,我则把自己看成无门无派,如果有派的话,那就是“批判派”,不论是谁的理论、思想,只要从我的思考出发,发现其中的问题就进行批判,所以很少见到我唱谁的颂歌,因为中国唱颂歌的人太多,有许多人就是靠唱颂歌吃饭的,缺少的则是理性的批判。

在写《毛公思想溯源》之前,我本人花了几天时间以“毛选五卷”为蓝本进行了一个统计,把毛泽东所有的这些文章的“引言”进行了摘录统计,可能有少许误差,但不会低于95%的置信度,我坚信。这些“引言”中,有80处以上引自国学的“经、史、子、集”,又六63处引自“马、恩、列、斯”的著作。当然,引自“经、史、子、集”的并不是都是赞同这些观点,有个别是从批判的角度引用的,但绝大部分还是赞同的。好多人可能认为毛泽东是反对儒家思想和孔子学说的,但我的统计结果恰恰相反,毛泽东的著作里引用单本书语句最多的则是《论语》达10处,整个儒家的言论达到22处,引自历史的也有22处之多,诸子百家的有11处,其余25处左右引自文学的“集”。引用马恩列斯著作的63处,其中列宁的最多为32处,马恩的为17出,斯大林的为14处。

毛泽东在文革中批过孔夫子,主要是“克己复礼”“礼”是什么?是“周礼”,是孔子生活时代的“社会制度”,其实不用毛泽东批,这些制度大多已经不存,别说文革期间,就是孔子生活的时代,许多“周礼”也已荒废,孔子的提倡也没见得好转多少,而且后来中国的历史中又有许多变法,孔子提倡的“礼”存世很少。没有必要大批一通,之所以批孔,是因为林彪曾有“克己复礼”思想,林彪作为要暗杀毛泽东的黑手,是应该批,但孔老夫子也跟着遭了殃。

再看看这些引言时间分布和在文章的分布,毛选五卷的时间分布从1925年到1957年,共有225篇文章。而引用“经、史、子、集”的时间从第一篇开始到1957年,分布得相当均匀和广泛,而引用“马、恩、烈、斯”的文章最早在1935年,最晚在1957年。孔老夫子有“四十而不惑”的说法,毛泽东(1893-1976)在1935年已经42岁,基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已经定型。尽管在此之后的延安时期都许多伟大的思想和著作,但思想的形成无疑是在此之前,这些著作只是思想的总结而已。而且引用“马、恩、烈、斯”的“引言”主要集中在《矛盾论》《实践论》和《新民主主义论》中,大34处之多,我看这三篇文章更像是教授的学术论文里的引经据典,尽管头头是道,并不完全代表真正的想法,主要为了名正言顺而已。

其实,事实也证明了我的观点,在到达延安之前的共产党内部经历了几次大的斗争,按通常的说法就是国共合作中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长征前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王明在反围剿中的失败主要有共产国际的军事顾问李德造成的。陈独秀和王明都是熟读马克思的著作的,不能说对马克思主义不了解,甚至单纯在理论方面并不弱于毛泽东,他们在此之前成为共产党的领导人一点也不奇怪,但他们两个都有重大缺陷:陈独秀是从书斋里走出来的,尽管熟读经书,对中国历史和马克思主义很了解,但缺乏对现实的了解和把握,所以在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过程中要犯错误,要出问题;王明更是共产国际培养的书生,除了马列理论之外,既不懂中国的传统和历史,也不懂中国的国情和实际,整个一共产国际的“纨绔子弟”,领导共产党不出问题才怪呢。被王明器重的军事顾问李德根本不了解中国人的战法,所以,失败也不足为奇,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之前为什么没有成为共产党的最高领导,甚至在党内有点失意,就是因为共产党的领导集体内认为毛泽东对马列理论了解的少,比不上陈独秀和王明,但战争的现实教育了共产党,光熟读马克思的理论著作并不能保证战场上的胜利,只有战场上的胜利,才能让共产党生存和发展,所以,毛泽东对陈独秀和王明的胜利,是“中庸”对“左”和“右”的胜利,是结合中国现实对空头理论的胜利,是中国传统对外来理论的胜利,也是孙子兵法里的军事思想对洋军事理论的胜利,党内思想的较量和斗争集中体现在传统思想和外来思想的斗争。

当然,尽管毛泽东领导工农红军走过了长征之路,领导权方面取得了胜利,但还是很善于学习新的东西,把自己的短处“马列理论”进行了集中补课,因为共产党毕竟是共产党,和马克思理论及苏联的革命成功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马克思的理论,共产党就名不正言不顺,许多从苏联回来的人就不服气,所以,毛泽东就有了《矛盾论》《实践论》很像论文似的哲学著作,这样给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贴上了“马克思主义”的标签,当然,这些文章里大量引用了“马列”经典原文。

毛泽东思想最精华的部分,我认为不在于哲学,也不在于社会主义,而是在于灵活运用了《孙子》兵法等中国传统兵法的军事思想,领导共产党取得了武装斗争和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代表篇章,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比任何篇章都辉煌。在这些著作里,毛泽东四次提到《孙子》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两次提到中国历史中“以少胜多”的多次战例。

关于毛泽东思想的来源,其实在毛泽东自己的著作里表达得特别清楚,那就是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在该文里提出要从三各方面进行学习:“首先来说研究现状。”这就是中国的实际。“其次来说研究历史”;这就是中国的传统。“其次说到学习国际的革命经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从毛泽东对这几个问题的排列顺序可以发现熟重孰轻。

关于研究历史的论述中,毛泽东强调:“不论是近百年和中国的古代史,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认真地研究现状的空气是不浓的,认真地研究历史的风气也是不浓的。”从此可以看出毛泽东对“中国历史”的态度,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而不是可有可无。毛泽东一生都在研究历史,1964年还写了一首词《贺新郎·读史》

人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回答得也很清楚:“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毛泽东思想也正是通过革命的实践,从实践中总结学习得来的,从《改造我们的学习》就可以看出毛泽东思想的三个真正来源:研究现状、研究历史、研究马列主义。当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研究历史”的结果,但在“毛泽东思想”的官方表述中却缺乏这一点。

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尤其是“国学”的书籍更是毛泽东研究的重点。毛泽东一生的“诗词”,也是毛泽东一生只想的表达,“诗言志”,在诗词里大量体现桌毛泽东的思想,毛泽东一生做了大量诗词,但我没看到一首“现代体”的非格律诗词,毛泽东不是积极参加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提倡新文化运动吗?为何“诗词”不亲身实践之。

许多人把毛泽东看成马克思主义者,我认为毛泽东更应该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尽管有国际主义的标签,但实质上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如果用百分比做一个划分的话,毛泽东思想里,民族主义成分占80%,而“马克思主义”只能占20%。毛泽东晚年的失误也正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不成功的运用,而毛泽东战争中的民族主义理论则运用得相当完美和成功,所以提倡国学一点也不偶然,没有国学的兴起,就不会有中国的强大,就不会有
中华民主的全面复兴。

最近胡锦涛视察中国社科院时作了指示:不但要研究马克思主义,还要研究老祖宗的东西。什么是“老祖宗的东西”,国学就是,这里的许多网友,崇拜毛泽东,却不了解历史和祖宗的东西,离社会的发展现实渐行渐远,对社会的发展方向根本把握不清。所以,我希望毛泽东的崇拜者,不要空喊口号,而要按毛泽东的思想方法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否则就成了“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了”。毛泽东的胜利,不是口号的胜利,而是思想的胜利,网友们崇拜毛泽东,要学会其思想方法,而不是整天把口号挂在嘴边。崇拜毛泽东,更应该提倡和学习国学,学习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崇拜毛泽东,更应该做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而不该含有“哈日”“哈马”的成分。


2005年6月6日 《人民网》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