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渡寒潭
毛泽东同志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利益和世界各国被压迫人民的解放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人民领袖;同时也是是世界各国被压迫人民追求平等、自由的精神领袖,毛泽东同志一句“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精辟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但是,从毛泽东同志去逝以来,国内外各种非议、反对、否定毛泽东的势力及尽所能,借助各种媒体,极力放大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错误,严重误导了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三代第四代年轻人中的形象,严重伤害了绝大多数中国人民的感情,使一些中国人对新中国的发展历史出现了认识上的断层,导致了部分人的信仰迷失。一些人开始对新中国成立后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产生怀疑,对共产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产生怀疑,造成了全民在思想上的混乱,对人民共和国的成长壮大,起到了很大的隐形破坏作用。
笔者以为,社会上流行的毛泽东功过“三七”开的评价方式存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敬请网友们批评、讨论,以表达一个崇敬人民领袖毛泽东的中国人发自心底的思考。笔者不想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对毛泽东的评价做任何内容上的判断。
笔者觉得评价一个对中国作出巨大贡献、必将影响中国发展进程的伟人,评价的方式应该是科学的、严谨的方式,如果评价的方式存在逻辑上的明显缺陷,笔者觉得是对伟人的不负责任,是对中国人民不负责任,更是对中国历史的不负责任。
对毛泽东的评价,笔者以为应该区分毛泽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实践三个层面的差异。毛泽东是人不是神。人的一生总会存在一些缺陷。人与思想之间,思想与实践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从社会人的角度理解毛泽东,笔者觉得对毛泽东个性特征的评价因人而异。笔者认为,毛泽东的个性幽默诙谐,爱憎分明,性情率真,知识广博,视野开阔,人格魅力十足,感染力强,诗词、书法、哲学、军事造诣奇高,五千年历史难有第二人与之比拟……,那么人们对这个定性评价没有什么大的疑议,即使有些人放大毛泽东个性特征中的一些习惯,比如,诸如认为毛泽东有些生活习惯不够“绅士”等类似问题,笔者觉得这些认识可以理解,个体的认识因为成长的环境不同总会有差异,可以求大同存小异。笔者理解的社会人意义上的毛泽东,是一个纯粹意义上,胸怀人民利益、大公无私、追求共产主义理想并为之奋斗终身的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不可多得的、德才兼备的民族英雄。
但是,如果人们在理解社会人意义上的毛泽东时候,带有先入为主的“三七”开印象,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从毛泽东本身的性格特征上去放大一些自己不能接受的特征呢?比如毛泽东的爱憎分明,有的人喜欢这样,有的人不喜欢这样,如此一来,对毛泽东性格特征中的“猴虎”之争,就不亦乐乎,绕到最后,不免将性格特征中的一些“缺陷”,用来分析毛泽东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这种例子网友们见得多了。这是用“三七”开的定量方式,评价、理解社会人意义上的毛泽东的逻辑缺陷导致的结果。
对于毛泽东思想,更不能用“三七开”的定量方式来理解。毛泽东思想是怎么形成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定义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笔者理解毛泽东思想主要来自于毛泽东本人对社会实践的抽象和总结,实践的对象是中国社会。但把普遍规律从现象中抽象出来的人,应该是毛泽东,很多人否认这一点,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人从今天的角度,站在伟人的肩膀上来看伟人,得到的结论就是:毛泽东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嘛,只不过把一些问题抽象出来写成了文章,笔者亲耳听到过这种说法,意思就是我今天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这些人全然不去想从中国革命实践的千头万绪中把握事物的本质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如果没有过人的历史与现实的比较思维、辨正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纵览全局的胸怀,是不可能有如此准确抽象能力的,并且,毛泽东抽象出来的这些思想,很多都是穿透时间和空间的普遍真理。
那么,这种穿透时空的思想本身和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所起的指导作用用“三七开”的数字来评价是不是存在逻辑上的缺陷?是毛泽东思想本身存在三分过失,七分功劳,还是毛泽东思想本身没有错误?如果有错误,以什么来作为“三七开”评价的参照物呢?以社会实践?我觉得社会实践是有历史局限性的,缺乏明确的时空概念来衡量,也许有些思想的超前性决定了这种思想的深邃与穿透性,昨天看来有问题的思想,今天就很正确,今天看来很正确的思想在明天看来也许很错误。
既然评价一个思想体系没有明确的衡量依据,那笔者就觉得这种评价是不科学的,是不严谨的。因此,笔者觉得,用“三七开”来评价毛泽东思想,是不适合的。因为用定量的方式评价人的思想正确与否本身就是一个广义上的逻辑陷阱。
也许,有的朋友会说,对毛泽东实践的评价最适合用定量的方式来评价。因为实践的结果可以通过数据来反映。笔者以为,这种思维,仍然是一种错误的逻辑思维。比如说,很多朋友认为,如果没有毛泽东的一些社会实践,中国至少可以比现在要发达20年。那么,我想知道,这种比较的结论是以什么为参照确定的呢?以其他国家为参照?
有哲人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意思很明确,自然世界的变量很多,环境不同,时间不同,事物的形态就有可能发生变化。当然,从宏观意义上讲,我们可以把握一定时期内事物变化的规律,从而达到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目的。但是,在一个时期内,我们只能是从一些环境变量的变化中掌握变化规律,但我们并不能用非常精确的定量方式确定自然的变化状态。
自然界的事物尚且如此,何况对社会实践的结果评价?社会实践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的主体变量是人。谁能通过对社会实践的定量分析来确定程社会实践的对错程度呢?笔者觉得是不可能的。笔者以为,对社会实践的对错程度进行定量评价是不可能的,如果一定要评价,我们也只能通过定性的方式,来了解人对社会实践的满意程度,而不能用定量的方式来描述社会实践的对错程度。
比如我们可以人对社会实践的“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很满意”几种定性的方式,来评价人对社会的满意程度,结果可以以数字的方式来描述:“10 %不满意、60%基本满意、20%满意、10%很满意”(假设)。这个定量的结果对评价社会实践的满意程度是成立的,但这个结果只是用定量的方式来描述人对社会实践的满意程度,而不能描述社会实践本身的对错程度。
同理,毛泽东时期也可以这种方式来描述人民对毛泽东社会实践本身的满意程度。我想这个结果是不言而喻的。今天我们已经不具备这种描述当时社会状态的完整历史变量——人的状态已经有很大变化。但我们可以了解一下现代人对毛泽东社会实践的历史评价。我想这个结果同样是不言而喻的。
现在一些人用现在的社会实践结果来比较毛泽东社会实践的结果,得到毛泽东社会实践功过“三七开”的结论,笔者觉得这种结论从历史观和逻辑推论的依据上讲,根本就不能成立。历史的主体变量是人,人的意识状态根本就不能以现在的情况和当时的情况比较,因为历史变量的变化没有办法用定量的方式来确定。
既然对社会人意义上的毛泽东、思想意义上的毛泽东、社会实践意义上的毛泽东都不能用“三七开”的定量方式评价,笔者以为,这个结论是不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