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军事家。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早期的革命战争中,毛泽东在革命战争的理论与实践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果。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在所做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不仅总结了抗日战争以来全党全军创造的新鲜经验,而且对中国共产党长期领导军事斗争和军队建设的基本经验做了进一步理论概括,明确提出了“人民战争”、“人民的军队”、“人民战争所必需的一系列的战略战术”等概念,并作了精辟阐述。朱德在所做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中,就这些科学概念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系统的阐发,并在所做关于军事问题的结论中,提出了“毛主席的军事思想”这一概念。此次大会前后,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新四军的其他一些领导人,也分别对毛泽东军事思想做出了若干阐述。从此,毛泽东军事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军事战线上的指导理论。在此后的全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争中,毛泽东军事思想得到全面的丰富和发展。毛泽东的战争指导艺术,特别是关于人民战争理论和战略防御理论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人民战争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历史能动作用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形成的一套完整的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①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进行革命战争。战争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真正有力量的是人民而不是反动派。革命战争是群众的事业,动员了广大军民,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对广大军民的政治动员是一件绝大的事,是夺取战争胜利最基本的条件。 ②在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中国社会条件下,要首先在反动统治力量薄弱的广大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并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逐步加以扩大,作为进行人民战争的依托。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才能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革命阵地,使之成为发动群众、扩大武装、发展生产、准备干部的战略基地,成为为人民军队提供人力物力支援的巩固后方和作战的良好战场,借以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的战争目的。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必须把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结合起来,建立革命政权,广泛组织和武装群众。同时,也不可忽视城市工作和非根据地的农村工作。实行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国家必须建设巩固而强大的战略后方。 ③革命战争是为人民利益而战的战争,要实行代表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和基本政策。战争中要兼顾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重视发展生产,尽可能地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尽力改善群众生活,以调动和保持人民群众支持长期革命战争的积极性。 ④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矛盾,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使革命战争获得最广泛的国内社会基础和国际同情援助,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最主要的敌人。 ⑤要把武装斗争这种主要斗争形式同其他各种非武装斗争形式,包括工人的、农民的、青年和妇女的斗争,经济战线、外交战线和思想文化战线上的斗争,合法的和非法的斗争,公开的和秘密的斗争等,在总体上配合起来,从一切方面的努力中不断增加革命的战争力量,减杀反革命的战争力量,使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方向逐步变化,最后达到获得力量优势、战胜敌人的目的。 ⑥以人民军队作为进行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实行主力兵团(野战军)和地方兵团相结合,正规军和游击队、民兵相结合,武装群众和非武装群众相结合的体制。主力兵团可以随时执行超越地方的作战任务,地方兵团执行保卫地方和进攻当地敌人的任务;游击队和民兵则是正规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主要执行在固定地区内直接配合正规军作战和保卫地方的任务。三种武装力量分工不同,紧密配合作战,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正确组织形式。 ⑦实行与人民战争相适应的战略战术,灵活机动地使用兵力和作战形式。在今天,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民族人民进行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去争取未来反侵略战争胜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军事家。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也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早期的革命战争中,毛泽东在革命战争的理论与实践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果。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在所做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不仅总结了抗日战争以来全党全军创造的新鲜经验,而且对中国共产党长期领导军事斗争和军队建设的基本经验做了进一步理论概括,明确提出了“人民战争”、“人民的军队”、“人民战争所必需的一系列的战略战术”等概念,并作了精辟阐述。朱德在所做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中,就这些科学概念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系统的阐发,并在所做关于军事问题的结论中,提出了“毛主席的军事思想”这一概念。此次大会前后,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新四军的其他一些领导人,也分别对毛泽东军事思想做出了若干阐述。从此,毛泽东军事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军事战线上的指导理论。在此后的全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争中,毛泽东军事思想得到全面的丰富和发展。毛泽东的战争指导艺术,特别是关于人民战争理论和战略防御理论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人民战争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历史能动作用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形成的一套完整的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①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进行革命战争。战争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真正有力量的是人民而不是反动派。革命战争是群众的事业,动员了广大军民,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对广大军民的政治动员是一件绝大的事,是夺取战争胜利最基本的条件。 ②在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中国社会条件下,要首先在反动统治力量薄弱的广大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并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逐步加以扩大,作为进行人民战争的依托。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才能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革命阵地,使之成为发动群众、扩大武装、发展生产、准备干部的战略基地,成为为人民军队提供人力物力支援的巩固后方和作战的良好战场,借以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的战争目的。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必须把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结合起来,建立革命政权,广泛组织和武装群众。同时,也不可忽视城市工作和非根据地的农村工作。实行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国家必须建设巩固而强大的战略后方。 ③革命战争是为人民利益而战的战争,要实行代表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和基本政策。战争中要兼顾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重视发展生产,尽可能地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尽力改善群众生活,以调动和保持人民群众支持长期革命战争的积极性。 ④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矛盾,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使革命战争获得最广泛的国内社会基础和国际同情援助,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最主要的敌人。 ⑤要把武装斗争这种主要斗争形式同其他各种非武装斗争形式,包括工人的、农民的、青年和妇女的斗争,经济战线、外交战线和思想文化战线上的斗争,合法的和非法的斗争,公开的和秘密的斗争等,在总体上配合起来,从一切方面的努力中不断增加革命的战争力量,减杀反革命的战争力量,使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方向逐步变化,最后达到获得力量优势、战胜敌人的目的。 ⑥以人民军队作为进行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实行主力兵团(野战军)和地方兵团相结合,正规军和游击队、民兵相结合,武装群众和非武装群众相结合的体制。主力兵团可以随时执行超越地方的作战任务,地方兵团执行保卫地方和进攻当地敌人的任务;游击队和民兵则是正规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主要执行在固定地区内直接配合正规军作战和保卫地方的任务。三种武装力量分工不同,紧密配合作战,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正确组织形式。 ⑦实行与人民战争相适应的战略战术,灵活机动地使用兵力和作战形式。在今天,毛泽东关于人民战争的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民族人民进行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去争取未来反侵略战争胜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