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更生的典范,自强不息的楷模

——毛泽东与我国第一代核潜艇下水

在大洋的深处,我国有一种神秘的庞然大物,游弋于四海,威震于八方,使一切帝国主义列强对我们的国门不敢觊觎,她就是我国最具震慑力的核反击力量--战略核潜艇。今天,在我们为自己能成为世界前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而自豪的时候,有谁会想到它艰难的发展历程。
一、091型汉级攻击核潜艇----
我国海军装备的首种攻击核潜艇代号091型,西方称其为汉级攻击核潜艇。
1958年,我国首座原子试验反应炉投入运行,第一艘仿制的苏联常规潜艇也已建成。在毛主席“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的号照下,根据战略需要,中央决定本着自力更生的方针,发展能够发射导弹的核潜艇。
1959年9月,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雪夫访问北京,我国随即向其提出了援建核潜艇的要求。但赫鲁雪夫对援助中国搞核潜艇并不热心,对我国的要求回答说:“核潜艇技术复杂,你们搞不了;苏联有核潜艇,你们就有了,我们可以组织联合舰队。”赫鲁雪夫的轻蔑,气得毛主席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1960年,我国开始核潜艇的预研工作。不久,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撕毁协定,撤走专家。这时我国又发生连续三年的严重自然灾害,国民经济极端困难,无力同时支撑原子弹和核潜艇两个项目,不得不决定先搞核弹和导弹,核潜艇项目暂时下马,只保留了核动力等关键项目的预研。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国民经济也已复醒,核潜艇研制获得新的动力。
1966年3月20日,主持战略武器研制的中央专委决定,核潜艇研制重新开工。同时根据专家的建议,研制方案作了重大改变,决定先研制攻击核潜艇,再研制导弹核潜艇。
为推动核潜艇的研制,在舰艇研究院专设了核潜艇研究所,负责核潜艇总体设计,展开对核动力装置、潜艇线型、耐压艇体、空调系统、水声、导航、通信等七大关键技术的攻关。同时,全国统一组织,各有关部门全力协作,参加研制的有第一、二、三、四、五、七机部以及冶金部、石油部、建材部、科学院、海洋局等许多单位,先后动员人力超过10万人次。此外,还从大连、上海、武昌三大造船厂抽调近3000名职工,到辽宁葫芦岛建设核潜艇制造厂,经过两年努力,核潜艇造船厂建成。
1968年10月,我国第一艘攻击核潜艇在葫芦岛造船厂开工建造。
1970年7月潜艇核反应炉启动,12月潜艇下水,经过几年试航后,1974年8月1日正式编入海军序列,被命名为“长征一号”。
   8月19日,朱德总司令在海军司令员萧劲光陪同下,检阅了核潜艇。总司令问:“这全是我们自己制造的吗?”萧劲光大将回答:“舰上所有设备,没有一件是进口的!”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二、092型夏级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
1970年7月,第一艘汉级核潜艇反应炉启动试验成功后,弹道导弹核潜艇随即在次月展开建造。
在攻击核潜艇的基础上研制弹道导弹核潜艇,关键是潜射导弹的水下发射和精确导航定位技术。当时,在研制方案上争论很大,最后采取了两步走方案:首先在攻击核潜艇基础上研制出弹道导弹核潜艇,性能不要求太高;然后在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基础上,再研制性能较好的第二艘。也就是先解决“有”与“无”的问题,再考虑“好”的问题。
1981年2月,我国第一艘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也是我国唯一的一艘战略核潜艇建成下水(潜艇很早就建好,由于潜射导弹的原因推迟下水)。 1983年交付海军服役。
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建成使我国首度拥有了隐蔽性好、生存力强的第二次核打击力量,对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我国而言,其意义之深远不言自明。
时隔26年了,老一辈给我们留下的看家之宝依然宝刀不老,在她的兄弟们还没正式出生之前,仍放射着耀眼的余辉。我们十分敬佩老一代决策们那非凡的战略眼光和老一辈科学家、建设者们那伟大的奉献精神。同时,在世界军事力量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更期待着091型、092型核潜艇的兄弟们尽快诞生,使我们的国防更加强大,长城更加坚固!

《人民网》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