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毛泽东为何“得意”?

  1960年5月27日,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来华访问时对毛泽东说:“您指挥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伟大的战役相媲美。”毛泽东却出人意料地回答:“三大战役没什么,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

  为什么说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军事科学院长征史专家徐占权说,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之所以决定发动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决战,就是因 为当时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已发生显著变化,全国的政治和军事形势对我军都十分有利。而红军长征中的四渡赤水,则是在极其艰难曲折的情况下进行的。

  徐占权认为,从兵力上看,湘江血战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余人,蒋介石全歼红军于湘江的企图落空后又在赤水流域布下40万重兵。从装备上看,红军自开始长征、突破4道封锁线以来一直打的是消耗战,不仅没有取得大的胜仗、缺乏弹药补给,而且元气大伤。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党和红军的领导人习惯了阵地战的打法,对于毛泽东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不理解。”徐占权说。

  毛泽东根据敌情的变化灵活用兵,避实击虚,这与红军长征初期不顾敌情一味死打硬拼形成了鲜明对比。红军与敌周旋时虽然走了不少弯路,部队相当疲劳,但敌人几十万大军被红军拖来拖去,更是疲惫不堪。此种用兵之法,也正是毛泽东后来总结的战略战术的精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红军一反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从被迫转移变为主动调敌、牵着敌人的鼻子走。

  “机动灵活的运动战战术,是四渡赤水的精髓所在,也是红军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掌握战略转移主动权的关键。”徐占权说,“四渡赤水不仅保存了红军的有生力量,使红军跳出了包围圈,也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据新华社

情报工作帮了大忙

  红军能够迂回穿插,声东击西,突破十倍于己之敌的围追堵截,除了毛泽东高超的指挥艺术和红军的英勇外,还得益于红军的情报工作。长征期间,红军在情报搜集方面总体上占据上风,特别是能破译敌军电台的密码。往往国民党自己的部队还没接到电文,红军却已得到了。而红军的密码却经常变化,根据红军自己掌握的情报,国民党军队从未截获过红军的电文。对于红军的动向,蒋介石主要靠飞机侦察,很容易判断失误。这种敌在明处、我在暗处的有利态势,使毛泽东在指挥上游刃有余,能够作出及时而正确的决策。 据《南方日报》

四渡赤水前后毛泽东曾三次受挫

  “第一挫”是土城战斗。这是毛泽东取得指挥权后指挥的第一仗。由于敌情侦察和判断失误,红军的总攻变成了川军的反攻,进攻作战变成了背水作战。红军总司令朱德亲临前线指挥,而他的夫人康克清则险些身陷敌人重围。92岁的钟华清老人至今仍记得当年激战的惨烈:“蚕豆地里满地是血,老百姓把尸体装了几船……”毛泽东临机处置,令中央红军迅速撤出战斗,放弃北渡长江计划,西渡赤水河,就此拉开了四渡赤的战幕。土城战斗失利后,在遵义会议上受到批评的博古嘲讽说:“看来狭隘的经验论者指挥也不成。”红军指战员中也有不理解的:不是换了领导吗,怎么还打败仗?挫折面前,毛泽东积极吸取教训,坦率地承认土城战斗是一个败仗。接着组织中央红军二渡赤水,获得娄山关大捷,再占遵义城。

  毛泽东的“第二挫”,是自己的正确意见不被接受,反而被撤职。按理说,二渡赤水后,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威信更高了,号令三军不成问题。但在围绕打鼓新场战斗该不该打的争论中,毛泽东却孤立无援,他认为敌强我弱,战事一开势必成为攻坚战,对红军不利。但毛泽东没能说服大家,反而被撤销了前敌司令部政治委员职务。危急关头,他不计个人荣辱,当夜继续进行说服工作。在周恩来等人的支持下,打鼓新场作战计划最终被放弃。中央红军又三渡赤水河,主动寻求新的作战机会。

  毛泽东的第三次受挫是在四渡赤水之后。红军四渡赤水把国民党追兵远远甩在身后。然而,在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理会议上,毛泽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林彪写信埋怨红军净走“弓背”路,要求走“弓弦”路,同时要求撤换毛泽东、朱德军事指挥权,一些对遵义会议心怀不满的人也乘机推波助澜。面对责难,毛泽东荣辱不惊,以理服人。会议最终统一了思想,使毛泽东和中央依靠机动作战摆脱国民党重兵围追的方针深入人心。据《解放军报》

红军混到敌人的炊事部门打饭吃

  四渡赤水时,路上出现了很有趣的、匪夷所思的场景。由于红军和国民党部队都被调动得晕头转向,赤水河地区一片乱糟糟,两边的军队有时甚至走在同一条路上,战士们交织在一起,却并没有交火。时任红三军团11团政治部主任的王平在回忆录中描述:“(红军里)有的部队穿着国民党军队的衣服,在国民党军队中来回穿插,有些掉队伤员还到国民党军队里上药。”“司号员赵国泰是个小机灵鬼,他弄了一顶国民党军的帽子戴上,混过敌人的耳目,到敌人炊事部门打饭吃。”据《红军》(三联版)

★史料★

  四渡赤水出奇兵

  “奇”在哪里?

  长征组歌中有一句歌词:“四渡赤水出奇兵”,此战到底“奇”在什么地方?四渡赤水是一组环环相扣的战斗,中央红军在贵州、四川、云南的边界赤水河流域转了三个月,走了110个城镇。整组战斗败中有胜,胜中有败,先败后胜,反败为胜。四渡赤水把毛泽东军事指挥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发挥到极致。

  一渡赤水被迫撤退 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为实现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任务,于1935年1月20日撤离遵义,准备渡过赤水河后北渡长江。27日,红军向土城镇前进时,毛泽东提议利用有利地形歼灭追敌川军一个师,但由于对敌情判断有误,激战数小时未能解决敌人。看到形成僵局,毛泽东与政治局其他领导研究认为,应迅速撤出战斗,遂于29日凌晨一渡赤水,向古蔺、叙永地区前进,想从那里寻机渡江。此时,四川军阀刘湘为防止红军入川推翻其统治,集中了36个团于长江南岸。

  二渡赤水连战连捷 鉴于北渡长江计划难以实现,毛泽东提议再渡赤水回师遵义。他认为,要利用敌人判断红军要北渡长江的错觉,出其不意,挥师向东打击战斗力最弱的黔军王家烈部,以运动战主动消灭敌人。2月20日前后,红军由太平渡、二郎滩等地向东二渡赤水,并在五天之内取铜梓、夺娄山关、重占遵义城,歼灭王家烈8个团和吴奇伟纵队两个师,取得了长征以来最大一次胜利。蒋介石称此为“国军追击以来的奇耻大辱”,毛泽东即兴赋词《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三渡赤水调敌向西 此后,蒋介石重新调整部署,以30多万军队形成了新的包围圈。为摆脱敌人,红军于3月11日再次撤离遵义西进,准备歼灭周浑元部后在遵义以西建立根据地。但在茅台附近的鲁班场进攻周浑元部未能得手,毛泽东和军委便决定放弃在黔北建立根据地的计划。3月16日,红军在茅台附近三渡赤水再入川南,并派出一个团向西北方向的长江南岸佯动。

  四渡赤水从容脱困 蒋介石判断红军有北渡长江迹象,下令各部追击。为调动敌军,红军再次调头向东,在敌军的间隙中穿过,于21日晚至22日晨四渡赤水,迅速向南渡过乌江,兵锋直指贵阳。当时蒋介石正在贵阳坐镇指挥,城内只有一个团,急忙调滇军前来保驾,没想到红军又乘虚进军云南,未遇拦阻便迅速进至金沙江边,以几条小船从容渡江,就此把国民党军甩在后面。据《法制晚报》

★战事★

  为何百姓三年不吃湘江鱼?

  “你知道吗?以前这里的人,是不怎么吃鱼的。”广西兴安县委宣传部的刘副部长,指着饭桌上的一盘鱼对记者说,“在湘江战役之后,这附近很多人,都不吃湘江里的鱼。有一种说法叫‘三年莫食湘江鱼'。”在历经几天惨烈的战斗之后,这个以山清水秀著称的地方,连江水都没法饮用。“我过江的时候,清楚地记得,那时的湘江水,是红的。”老红军陈广财回忆起往事,声音都有些哽咽。

  长征最险恶也是最惨烈的湘江战役,发生在1934年初冬的湘江枯水期,刚刚突破了三道封锁线的先头红军得以顺利涉水过江,但后续部队却因道路狭窄,辎重过多,未能及时抢渡,遭到湘军和桂军的围攻。

  红军一再丧失良机,大部队每天平均只走30多里,足足走了四五天,才到达湘江边。这种速度,给了敌人以重新调整部署的时机。11月29日,湘军和桂军蜂拥而来,敌人向正 在渡江的红军发起了进攻。红军大部队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下毫无还手之力。为掩护党中央安全过江,两岸的红军战士与优势的敌军展开了殊死决战。双方苦战了5个昼夜。装备单一的红军要用血肉之躯抵挡敌人飞机和重炮的狂轰滥炸,战斗的残酷可想而知。但“保卫中央纵队安全渡江”的口号仍响彻在阵地上空。12月1日,战斗达到了白热化程度,国民党部队发动了全线进攻,企图夺回渡口。这是生死存亡的一战,是意志的较量。红军将士硬是用刺刀、手榴弹打垮了敌军整连、整营的一次次进攻。至当日17时,中央机关和红军大部队终于拼死渡过了湘江。

  湘江一战,中央红军付出了空前惨痛的代价,由从江西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多人(后据考证,过前三道封锁线损失2万人,湘江战役损失3万人)。红五军团的三十四师在师长陈树湘负伤被俘,敌人为他医治并准备诱降时,他拒食拒医,并用手从腹部伤口处挖出自己的肠子,用力扯断而壮烈牺牲,年仅29岁。

  据《红军》(三联版)

红军战士秋冬装

  平行四边形的红色领章

  子弹袋(出发时红军战士平均每人携带100发子弹)

  灰色棉上衣。秋冬衣服后来成为紧缺物品,长征途中有些部队棉上衣不够,战士们只好轮流穿。

  1支步枪1把刺刀2~4枚手榴弹

  利于行军的绑腿2~3双布草鞋

  军帽为缀有红色五角星的八角式列宁帽。红四方面军的军帽比红一方面军的稍大,会师后,红四方面军的人被叫做“大脑袋”,红一方面军的人被叫做“小脑袋”。

  皮带

  干粮袋(装有10天的干粮)

  大搪瓷杯子(里面塞着牙刷和毛巾)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