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里是1929年未满15岁时就参加红军的老战士。1936年3月,21岁的余秋里作为我红2方面军6师的团政委,在一次伏击战中,为掩护团长,左臂不幸受伤,后因伤口感染、生蛆,不得已医生用小锯条为他做了截肢手术,从此成为我革命队伍中的又一位“独臂将军”。
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中,余秋里总是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中央、毛泽东的战略决策和指示要求,深受毛泽东的关爱和器重。
“余秋里,给你五年时间,在我们这个‘贫油’国家创造出奇迹来!”
新中国成立后,石油短缺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尽管自1907年我国就开始了查找石油的工作,但在解放前,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极其缓慢,原油产量极低,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1949年当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布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原油年产量仅12万吨,总共才8台浅钻井机和40余名石油技术人员。后来,又因中苏关系的紧张、恶化,我国进口石油的通路被堵塞,石油短缺问题更加严重。1958年年初,我国不少汽车被迫停止运行,军队甚至不得不撤消了一些急需的军事演习项目,全国各地乃至首都街头都出现了背负沉重煤气包的公交车辆……
面对新中国严重缺油的窘境,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心急如焚,急切盼望加快我国石油勘探步伐。这种情况下,毛泽东等再次想起奇招不断、善于总结经验的余秋里。
1958年1月下旬的一天,余秋里接到中央办公厅通知,要他到毛泽东处开会。按照通知精神,余秋里提前一些时间来到毛泽东办公室。
“主席!”余秋里见面先敬礼。
“秋里同志,来,快坐下。”简短地寒喧后,毛泽东直入正题:“怎么?总理他们提议你来当石油部长,我们都赞成,听说你还有些想法?”
“主席,总理找我谈了。可是,我从来没搞过工业,而且石油在地下,情况更复杂。这个任务,我怕承担不起。军队中比我强的人很多,是不是另选一个人?”余秋里也直言不讳。
毛泽东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我过去讲过,‘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熟悉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我们必须克服困难,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经济工作,拜他们为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
毛泽东接着说:“李聚奎同志是个很好的同志,但他年纪大了。你年轻,精力充沛。中央决定,你们两个换一换。”然后以不容商量的口吻说:“我给你五年时间,在我们这个‘贫油’国家创出个奇迹来!”
此时,余秋里浮想联翩……
他清楚地知道,我国石油工业的基础极其薄弱,去年石油产量仅146万吨,而“一五”计划是201万吨。在“一五”中,我国其它各行业都大大超额完成了指标,唯独石油一项没有完成。眼下,我们每年消耗石油500多万吨,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可苏联现在又开始“卡”我们了。别说我国外汇吃紧,即使有钱也难进口啊!
沉思片刻,余秋里恭敬地站起来,并趋前一步,结结实实地说:“主席,我服从中央的决定。请放心,我一定按照您的指示,在实践中去学习,努力把工作做好!等我打下石油这一仗,再来向您和各位领导汇报!”
“给你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
1958年1月27日至2月12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2月11日,大会通过决定,任命余秋里为石油工业部部长。接着,他又参加了2月13日至23日举行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根据会议精神,26日,邓小平主持召开石油工业部汇报会,原石油部部长李聚奎介绍了我国当前石油工业的总体形势和基本情况,同时就如何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问题,进行了讨论。
会后,余秋里便火速返回总后政治部,交接完工作,3月初就正式走马上任了。
几天后,他便直奔中南海毛泽东住处,汇报近几天来调查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同时建议中央: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到最关键的部位上,突破一点,带动全局,一举改变中国石油工业落后的被动局面。
毛泽东听完汇报,大手一挥,回答十分爽快:“给你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临别,毛泽东还对余秋里说:“你如果缺干部,可以指名要,军以上干部你愿选谁就选谁。”就这样,余秋里带上康世恩等,并招募了数十万石油大军,开始了查找石油的准备工作……
在大量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考察论证和精密探测基础上,余秋里作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决策,这就是:将石油勘探的战略重点放在东部,使我国的原油生产、加工和消费就近结合起来,以更好地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这是他上任后,石油工业部作出的第一个战略决策。
在这一决策指导下,我国的石油大军将目光重点聚集在了松辽盆地,并在征得自1956年即分管我国石油工业的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的同意后,迅速成立了“东北石油勘探处”,进而成立了“松辽石油勘探局”,归石油工业部直接领导,专门负责松辽盆地的石油勘探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勘察和钻探,1959年9月26日,定位于我国松辽盆地的中央地带——黑龙江省肇州县大同镇的松基三井,终于喷出了黑黝黝的工业性油流!
喜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松辽盆地,传到了哈尔滨、长春,传到了北京……
当邓小平将这一消息报告给毛泽东,并称赞“余秋里这个人就是不信邪”时,毛泽东喜不自禁:“余秋里是个帅才!”
学“两论”、树“铁人”,打一场石油大会战
大同镇出油后,中共黑龙江省委十分重视。考虑到随着油田的不断开采,必将会不断地云集全国各方力量,因此他们有意将大同镇改为市,但因改市后会与山西大同重名,同时又正值我国10年大庆,所以将大同镇暂时改为肇州县大庆区。余秋里得知这一情况后非常高兴,提议将新发现的油田命名为“大庆油田”。从此,“大庆”这个名字便迅速传遍了千家万户。
1960年2月13日,余秋里以石油工业部党组的名义,给党中央和毛泽东写了《关于松辽地区石油勘探情况和今后工作部署问题的报告》。报告称:在大庆地区自1959年9月26日打的第一口井出油以后,又连续打了22口探井,已探明了一块200平方公里的储油面积的大油田。初步估算,可采储量在1亿吨以上。为了在已探明的储量内迅速打出一批生产试验井,石油部研究提出,在大庆地区“集中石油系统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用打歼灭战的方法,来一个声势浩大的会战。”
党中央、毛泽东热情支持社会主义建设中这一新的创举。2月20日,中共中央下发文件,迅速批准了这个报告,指出:这次大会战“对于迅速改变我国石油工业的落后状况,有着重要作用”,并要求全国各地区的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与此同时,中央军委还做出决定,从中国人民解放军退伍军人中,动员3万人参加大庆油田工作。
就这样,在党中央、毛泽东的积极鼓励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石油工业部集中了全国37个石油厂矿、院校的4万名职工,调集了7万吨器材设备,抽调了全国最优秀的几十个钻井队,在余秋里、康世恩带领下,开进了茫茫的北满草原……
然而,几万名石油大军集中汇集在一起,生活方面异常艰苦,生产方面同样也困难重重……
作为石油会战总指挥的余秋里心急如焚。靠什么统一大家的思想、稳定队伍、打开石油会战的局面呢?
1960年4月10日,石油工业部机关党组做出了《关于学习毛泽东同志所著〈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决定》。这是石油工业部决定开展大会战以来的第一个决定。在当时的国内背景下,学习“两论”的决定得到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拥护和响应。
与此同时,为尽快打开石油会战的局面,余秋里还抓住时机,发起了学习铁人王进喜活动。
王进喜是参加会战的某钻井队队长。会战开始后,领导提出打直井,王进喜发动大家提方案。大家提了许多好的建议,但都表示没把握。王进喜急了,他说:“毛主席的《实践论》上讲: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说罢,便带领全队职工连夜步行赶赴井场。设备运到了,他们不等不靠,用人拉、肩抗、车拖的方法,经过七天七夜的苦干,硬是把设备化整为零,运进现场。开钻时调配泥浆跟不上,王进喜就带头第一个跳进泥池用人工搅拌。他们吃住在井场,日夜苦干,仅仅用了五天零四个小时,便打完了会战后的第一口直井,创造了当时的最高纪录。附近的老百姓都被深深感动了,一位老大娘提着一篮鸡蛋来慰问,见到钻工们就说:“你们的王队长,一连50多个小时不睡觉了,真是个铁人啊!快劝他回来休息吧,不然会累垮的!”从此,铁人王进喜的名字,不胫而走。
当余秋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十分重视。他说:“‘铁人’,不就是对王进喜同志的意志、境界、干劲、性格的高度概括吗!我们要甩掉石油落后的帽子,需要的正是这种‘铁人’精神!”于是,余秋里迅速召开会战指挥部紧急会议,正式发出了“学习‘铁人’王进喜,人人做‘铁人’”的号召。
4月15日,风和日丽,阳光明媚,会战指挥部在萨尔图万人广场举行了学铁人誓师大会。王进喜披带红花骑在马上绕场一周,余秋里亲自拿起话筒,带着会战大军一遍又一遍地高呼“向铁人学习!”
后来,当康世恩回忆起这段往事时感慨地说:“余秋里抓的学‘两论’和树王铁人,对当时打开会战局面起了决定性作用。”
“我看这个工业,就要这个搞法,向你们学习,要学大庆!”
在王进喜精神的鼓舞和余秋里的带领下,一场规模宏大、条件艰苦的勘探仗,在已探明的北部高产地带正式打响。会战指挥部一声令下,50多部钻机一齐上阵,连续打了339口井,证实了“大庆地区的各构造带连片大面积含油”,同时探明了中心高产区的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基本探明了全部油田面积并大体计算出了储油量。另外,他们还很快开辟了生产试验区,当年就生产原油97万吨。接着,在1960年初步开发的基础上,1961年又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1962和1963两年,又进一步扩大了开发面积。不到3年时间,便基本建成了我国的第一个大型油田。至1963年底,大庆油田已累计打井1178口,具备了年产600万吨原油的生产能力,当年生产原油440万吨,占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的67。3%。这一年,全国原油总产量达到了648万吨,占国内石油消费的71。5%,实现了我国原油的基本自给。
1963年12月26日,全国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转发了新华社题为《从国外进口“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的报道,宣告了中国人民世代使用洋油历史的基本结束!
一时间,西方舆论哗然,世人纷纷敲起大拇指,称赞中国人民了不起!
1964年1月25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高兴地约余秋里面谈。在毛泽东会客室,当余秋里介绍了石油大会战的情况后,毛泽东说:“好嘛!我看这个工业,就要这个搞法,向你们学习嘛!要学大庆!”
10天后,中共中央便下发了《关于传达石油工业部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报告》,同时《人民日报》以一版头条,通栏刊出了毛泽东的号召:工业学大庆!
摘自:《浙江老年报》2010年1月13日,作者:刘炳峰,原题:《石油部长余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