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一位老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全中国的人民痛哭失声,全球133个国家和地区发来了唁电,联合国下半旗致哀——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领袖 毛主席 。今年是毛主席逝世30周年,上视纪实频道《经典重访》栏目邀请了纪录片《走近毛泽东》的总编导艾辛,以及曾经和毛主席朝夕相处、陪伴他走完了人生最后12年的吴连登老师,请他们讲述拍摄《走近毛泽东》的前前后后。
母亲对主席影响最大
1936年,一位名叫斯诺的美国记者在陕北延安采访时,要给毛泽东拍照片,当他举起相机要拍时,发现毛泽东没有戴帽子。斯诺觉得一位红军统帅不戴军帽有点不合适,便把自己的帽子递给了他,为他拍下了一张珍贵照片。也就是这次采访中,毛泽东向斯诺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
1893年出生在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的毛泽东,小时候的生活同其他农民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两样。
主持人:艾辛老师,您当初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愿望,去拍摄《走近毛泽东》的?
艾:过去我们做文献纪录电影的时候,可能有一些模式,这些模式就是丰功伟绩加生平,然后再加上些重大的革命事件。我们小时候起,主席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他不是一个具象的人,他是一个概念,他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他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
主持人:他就伟大,说到毛主席就是伟大。
艾:对。但我从仰视到解读,发现了另外一些不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跟随主席拍摄65年,留下了大量主席的资料。我们这些拍摄素材就看了500多本,从这些大量的素材中,我突然感到主席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个老爷爷。你看,那么伟大的一个人,他怎么又会那么普通,那么有感染力?
吴:主席小时候,比如说下雨了,谁都会赶回家去收自己家的谷子,这时候主席他就想,他们家有他的父亲,有他家里的人,而那些孤寡人家就没有人帮助,他就会跑到孤寡人家,帮人家收谷子去了。
主持人:毛主席在他小的时候,是不是就体现出他的这种特殊,跟当地孩子相比,显示出一种不同。
艾:在韶山冲里边,他实际上就是一个农家孩子,你看他从小也喂猪,也放牛,也去做一些农活。主席的父亲非常会经营自己的家业,主席的母亲是个非常善良、虔诚的农家妇女。
吴:毛主席直到晚年的时候,还经常提起他母亲的事儿,他很想念他母亲。毛主席他吃的红烧肉,不放酱油,放糖来炒,炒啊炒啊,炒出来很多油。
主持人:放糖炒?
吴:放糖,一炒,糖不就红了么?炒了以后,只要别人能吃,主席就吃,但是唯独有一样东西主席不吃,就是那个黄酱。吃烤鸭抹的那个黄酱。后来我们总觉得是个谜,他为什么不吃黄酱。后来他自己说了,我小时候在家,年年看见家人在那里做这个黄酱,那个酱缸里面长了很多蛆虫,脏得很,不能吃。
艾:主席后来的为人处事,跟他母亲的品行很有关系,她非常善良,对主席的影响很大。
比如说他在学校读书,他的一条棉裤被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偷了,主席一点都不生气。反过来,最后发现以后,他说我送给你得了,因为你没有,你需要,所以你来偷。这种境界,跟一般的孩子是不一样的。
主席小时候在家乡,他有一个外号叫石三伢子,主席在他们家是老大,但是为什么会叫石三伢子呢?
吴:因为主席前面的三个孩子,即他母亲前面生的三个孩子都没有保住,都夭折了,从主席开始,他们家的孩子都存活了,所以他们叫他石三伢子。
“交奇友,立奇志”外号“毛奇”
毛泽东八岁才在家乡的私塾启蒙读书,但他对私塾先生教的《四书》、《五经》兴趣不大,却喜欢读那些古典小说和当时比较进步的书籍。《盛世危言》是一本宣传富国强兵、救亡图存的书,毛泽东当时想尽办法借到了这本书,并留下了一张还书的便条。
毛泽东的乳名叫石三伢子,正是这个爱读书、乐于助人的石三伢子领导全中国的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走上革命道路的毛泽东曾经回到家乡创办了农民夜校和组织农民协会。毛泽东还把自己的弟弟妹妹都带出来参加了革命。
艾:主席的青少年时代是清末民初,那是我们国家非常受屈辱的年代。那个时候的青年人都有志于去建设自己的国家,有志于让自己的国家强盛起来,不再受屈辱。我觉得主席虽然身在乡村,也具有这样的志向,所以他才想办法读书,走出韶山冲。他在离开韶山冲之前,改写了一首日本诗人的言志诗。
吴: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艾:对,就是在乡村里头,胸怀着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梦想。他就这样想去做一些能改造国家、改变民族命运的大事情,所以他才去交奇友,立奇志。
主持人:听说他当时还被当地人称为“毛奇”。
艾:因为他老交奇友,立奇志,经常干一些奇事,而且在第一师范读书的时候,到处搞寻友启事,所以别人就叫他“毛奇”,这是个外号。当时他周围有一批进步青年,像蔡和森等这些人,就成立了一个新民学会,这个学会的会址就在蔡和森的家里。学会的宗旨,就是要做新的国民,改变旧风俗,改变旧中国的一些不好的习气,做一个新的国民。
虽然他志向远大,但是他都是从点滴开始做起,比如说他强身健体。
主持人:他特别喜欢锻炼身体。
艾:对呀,湘江大风大浪的时候他去游泳,甚至他还发明一些强身健体的体操去传播。
主持人:是吗?
艾:对。主席这一生都酷爱游泳,和那个时候有关系。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叛变革命。长沙一个叫许克祥的小军阀,只用了一个团的兵力,就把湖南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摧毁了。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马日事变”。近在眼前的“马日事变”,对毛泽东的震撼太大了。
在这生死关头,毛泽东看到了没有枪杆子的被动和悲哀。
于是,在武汉召开的中共“八七会议”上,毛泽东的发言语惊四座。他说:“从前我们说孙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农民运动。蒋介石、唐生智都是拿枪杆子的……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的。”
毛泽东的这句话,后来被概括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成为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的一个根本战略。
艾: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走上武装反抗道路的开始,成为一个转折点。
主持人:毛主席有一句名言,据说世界上很多书都收录了,就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艾:那是因为主席在光拿笔杆子的时候吃亏太多,所以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拿起枪杆子自卫。所以他才跟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说,跟斯诺说,反复说,我是一个文人,我是要当记者的,我是要当教师的,不是说我要去拿枪杆子,我们是被逼上梁山。
吴:共产党是为全国劳苦大众,为了中华民族,所以他就领导这帮穷人起来革命,拿着枪杆子起来革命,所以没有这个枪杆子,那肯定不可能有今天的政权。
艾:他主要是用军事智慧。
吴:军事智慧!毛主席那个床上,一直到晚年的时候,都放着《孙子兵法》。还有世界著名军事家的一些著作,他也在看。其中有几本,可能就是从长征途中让书童挑担挑过来的,那个书皮都磨损了,用手捻在上头,好多地方都往下掉。可见,他一直在研究军事方面的东西。
“戎马一生,也诗文一生”
1964年1月,毛泽东在北京会见了来访的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见到了延安时期就认识的老朋友,他又谈起了自己走上武装反抗道路的过程。他说:“我年轻时根本不懂得马克思主义,也从未听说过共产党,更没有想到,我会成为一个战士,并组织一支部队去打仗。我是被迫这样去做的,因为反动派杀人太多。”
然而,时势造英雄,历史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让一个根本没有想到要打仗的人,去身经百战。
指挥千军万马的毛泽东,却依然不喜欢摸枪。
在被蒋介石围追堵截的长征途中,毛泽东创造了“四渡赤水”这一军事奇迹,但他却对人说:“我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在延安,在西柏坡,毛泽东常常沉湎于书香笔墨的世界。
这书香笔墨的世界伴随着他的一生。
一部浩瀚二十四史,毛泽东是从头到尾读过的,并留下了大量的圈画和批注。即使已经病魔缠身,写字手都颤抖了,他还在许多册上亲笔写下了“1975年8月再阅”,“1975年9月再阅”……
1949年进城后,毛泽东得到了一张“持枪证”,但实际上并没有给他配枪。这个持枪证已作为文物陈列在中南海毛泽东的故居。
主持人:他拿了一辈子的笔杆子,打了那么多年的仗,但从来没有摸过枪,怎么会这样?
艾:是,主席一生,是戎马一生,也诗文一生,我们说他指挥千军万马,他自己没有开过一枪,所以这对于我们仍然是个谜。
主持人:您在他身边的时候,他摸过枪没有?
吴:摸过,他是在1964年,全军大比武的时候,拿过一支国产步枪。
艾:国产步枪,是我们国家第一支国产步枪。
吴:他在那里比划,完了以后,瞄准了看一看这个枪怎么样。在他身边工作人员里,大概唯一知道的,就是这一次。
艾:那一次大家以为主席会开枪,因为是比武嘛,那时在比武现场,所有的老帅们都跑下去过枪瘾。这个场景在我们片中有画面展示。
主席拿的这支步枪是我们国产的步枪,而且当时演示的步枪手是神枪手,百发百中,他给主席他们演练了一会儿。之后主席走下去先打了打沙袋,提了提那个铁球,然后下去拿起那杆枪时候,就已经开始瞄了,想打了,人家就以为他会去开枪,实际上你从片中画面看,他连扳机都没扣,他就这么拿着的。
所以了解主席的人说,他可能还是不会开枪,因为他扣扳机的姿势不太对,手离扳机很远,不像一般的打枪姿势。所以主席虽然戎马一生,而且一直是军事统帅,但是没有开过枪。
“李德胜”统帅正义之师
1947年春暖花开的季节,蒋介石调动20万大军进犯延安。当时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的兵力只有区区3万余人。
重兵压境,延安人心里十万火急,同仇敌忾的延安军民决心打一场延安保卫战。而此时在毛泽东的眼里,却不仅仅只有延安。3月11日,他力排众议,决定在必要时撤离延安。
为了拖住几十万国民党主力,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只率领四个警卫连的兵力留在陕北,同敌人兜起了圈子,并有意让蒋介石知道。为了隐蔽行踪,毛泽东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了“李德胜”,意思是离开延安取得胜利。
与此同时,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在陕北前线同几十万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殊死较量,并击毙敌29军军长刘戬和中将师长严明。
主持人:当时蒋介石的身边不乏军事人才,很多还是留学回来的。不少也是身经百战的,怎么就打不赢毛泽东呢,而且当时共产党的兵力是非常弱的。
吴:因为当时的国情是这样的,民不聊生,生灵涂炭。而我们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只有打倒国民党,老百姓才能够翻身解放,才能够建设新中国,才能够有好日子过。
所以毛主席一声号召,高举这个红旗,有多少人跟着走啊!而且毛主席他一直没有离开过军队,包括长征,他是跟着部队一块走过来的,所以他有着过人的军事智慧啊!
艾:今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过去的故事的时候,我觉得,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正义之师必胜,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
“笔杆子”点燃激情
1945年开始,气势恢宏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势如破竹。解放战争进入最后的决战关头,毛泽东从陕北东渡黄河,住进了河北省平山县一个叫西柏坡的小村庄。
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就是在西柏坡的农家小院里指挥的。在这里,毛泽东把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艾:抗日战争的时候,主席写了一篇文章叫《论持久战》,他用大量的事实分析,得出结论———日本必败,中国必胜。这一论点一出,当时连国统区的人都为之哗然。像蒋介石的“小诸葛”白崇禧,也都非常赞赏。所以当时国民党的正规军都人手一册,这篇文章就是告诉你,我们中国是必胜的。还有在中国革命最关键的时刻,到底红旗能扛多久,毛主席一篇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能把我们很多人的激情给燃烧起来,所以我觉得笔杆子里头渗透了很多枪杆子里面做不到的事情。所以,像《论持久战》这样的文章,那是很优秀的军事论文,到今天,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一些国家,一些研究丛林战术的首领,都还研究毛主席的游击战争思想。主席当时有个名言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蒋介石就吃照搬兵书的亏,跟共产党死争锦州,最后赔了夫人还折兵,丧失了战机。所以我觉得这个充分表明了主席的军事智慧,在这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讲枪杆子跟笔杆子这个故事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讲一个智慧的故事。
2006-09-12 07:55:00 来源:新闻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