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 当底层人员利益得到满足时,以上各阶层利益必然得到满足;当底层人员生活富裕时,上层人员生活更富裕;底层人员利益决定了国家、军队、企业在社会竞争中的成功和失败。所以,底层民众利益的改善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历史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支军队要有战斗力首先要有高昂士气,士兵是底层人员,解决好他们利益才有旺盛斗志和克服困难能力,这一点刚上井冈山的毛泽东十分清楚并高度重视。从士兵利益入手,对军队内人与人、上下左右、内外之间的军事关系工作进行了一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的变革。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士兵利益之一:建立士兵委员会。当时红军政治工作管理体系还在建立之中,一些方面尚不规范、不系统、不完善,建立士兵委员会弥补这些缺陷。给士兵说话的权力,自己管理伙食,连队经济帐目公开,在适当范围内让士兵决定自己的事,维护自身利益。通过下对上监督,从而达到克服军中官僚主义和旧军队遗留下管理习气。 士兵委员会,顾名思义可发现它解决了两个重大问题:第一,明确了谁是监督者,谁是被监督者。这是监督工作首要的最基本的问题,若连这点弄不清,就无法谈它内容。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国企里到现在还弄不清,职代会成了官代会,让被监督者来领导、主持监督工作,谁是监督者,谁是被监督者,一片糊涂。第二,明确了监督方向,即下对上的监督。国企职代会的一些代表“一身兼二任”,到底是上对下还是下对上,谁在监督谁,让人晕头转向。其实国企无监督可言,因为没有基本游戏规则。 士兵利益之二:支部建在连上。红军是党领导的军队,党是军队主人,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使党组织大门向每一名士兵敞开,不管你有多少文化或什么身世,只要有坚定信仰、维护党的利益并为此努力工作,就能成为一名党员,成为军队主人。进而提高了士兵被信任感、荣誉感、利益感和责任心,把红军当做自己家,为之奋斗、献身。请注意:明确了主人也就明确了责任,两者不可分。 我们的国企职工,即使有坚定信仰,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和科技知识,工作非常努力,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一切,但永远不会成为主人,不能拥有主人权或享受应有待遇,只要上面看你不顺眼就让你滚蛋,一无所有,过去付出的辛勤和劳苦随之不在,如同一只被抛弃的老狗。因为现行管理体制决定了公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没有实际意义上的主人,责任说不清,人与人关系冷酷无情。 士兵利益之三:废除雇佣制。把军队上下左右之间关系变成同志、战友和兄弟,不是雇佣者与被雇佣者。人人都是军队主人或能够成为主人,从根本利益上讲奋斗目标是一致的。靠钱雇来的军官和士兵主动性不高、战斗力不强,再说当时红军也没这么多财力和物力,只能依靠广大民众自愿加入为主。 我们的国企却要建立雇佣制,全员劳动合同制、聘任、选择,上下之间象主仆一样雇来雇去,弄得谁都不是主人,也不被认为是主人,混饭吃。对待下面人员用谁不用谁、是去是留全由上一级权力者根据个人意愿决定,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士兵利益之四:官兵一致。当时红军上下、官兵、兵与兵之间生活待遇和其它所得差别很小,几乎平等,没有生活和物质上特权,无论职位多高经济上一律平等,多数人心理得到平衡。它符合当时艰苦的物质条件和人们思想观念,最重要的是得到上下全体官兵一致赞同。 这里可以下个结论:实体上下大多数人是否赞同是分配的关键,没有做到这一步,任何分配方式都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国企现行分配方式,不仅得不到多数职工支持,而且遭到强烈反对,多得者并不感到心安理得,少得者更是怨声载道,激烈争吵有时到了拚命地步。由一个人或少数几个被监督者说了算的、让多数职工永远富不起来的分配方式,既不符合大多数人愿望又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现有物质条件,永远得不到支持。 士兵利益之五:优待俘虏。战争年代,我军官兵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敌军,敌人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为我所用。对待俘虏不歧视,不虐待,只要自愿加入,来者不拒,一视同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从而增强了战斗力,瓦解敌军士气,在军事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优待俘虏政策更深层含意是:彻底消除管理中人对人的歧视。在我国不存在种族歧视,但存在着严重的出身、历史、等级、性别歧视的封建陋习,这是长期儒家思想、文化统治结果,是儒学的糟糠之处,在日本、东亚等受儒学传播深的国家里也很严重。红军不仅从组织上,而且从制度上彻底革除。试想:在这个群体里,最容易受虐待、歧视的人能得到平等对待,还有谁会受歧视? 在我们的国企里,虽然没有战争没有俘虏,但有斗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当效益差时,内部矛盾更加激烈,勾心斗角相互倾轧之事越多,一旦大权在握必欲至对手于“死地”。正好现在实行合同、聘任、选择上岗,留谁、不留谁全由上一级(斗争胜者)说了算。有你无我,有我无你,不共戴天。不服输者必然反抗,如同战场上虐杀俘虏一样,越是虐杀厉害,对手就越不肯投降或调和,一定要拼个你死我活,反正总是一死,宁肯来个同归于尽。干部终身制、能上不能下、以及家长制的管理方式,加剧了歧视,现行的管理体制更助长了这一陋习。长期下来已形成了很深的旧观念和习惯做法,广大职工对此深恶痛绝,人与人关系已经进入了恶性循环。 士兵利益之六:不打人骂人。对士兵利益的管理以党为主,通过党领导的庞大政治工作体系,制订了一整套政治工作理论以及工作方式和方法,以理服人,以礼待人,维护人格和自尊心,耐心细致做思想工作,取代自古以来不打不骂不叫管理的陋习。当时红军良好的官兵关系在世界军事史上独一无二,是我军历史上官兵关系最好时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中国社会尚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文化、生活水平十分贫穷落后的状态下,这种管理可以说是超时代的,就是在当今,许多国家的军队管理还存在上级虐待下级、老兵虐待新兵、保留打骂的陋习。 我们的国企不存在与此有关的思想工作理论和工作方法,没具体指示和要求,相反,学了非公有制一套落后的雇主对雇员的管理方式。现在流行着当干部就是要凶狠、毒辣,否则被认为没能力;对待下面职工如同奴隶,任意克扣是常有的事;一些权力者视下面职工权益如同地上蚂蚁、路边草随意践踏,还有的用极其恶劣语言对下属进行人格污辱,上下之间如同敌人。 总而言之,当时红军军事关系改革中所解决的士兵利益还有许多,在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能体现,这里不一一例举。 一支军队士气是否高昂,主要体现在士兵身上,不体现在官。官没有积极性没关系,下面提升上来的都有积极性,这方面不用担心。但兵没有积极性问题就大了,不能全部更换,即使更换了,在旧体制环境中新兵积极性也不会高,因为军事关系(人与人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不是更换底层人员就能解决。 只调动官的积极性,靠少数人智慧和力量去实现伟大事业根本不可能。一九二八年毛泽东谈到大革命失败时说,我们没有抓住士兵,叶挺部队每团才有一个支部。可见他当时对士兵工作是多么重视。士兵利益第一,从根子上解决问题,那时的红军高层领导者头脑十分清醒,思路正确,出发点准确,工作方法得当,短时间改变面貌,上下焕然一新。 这种紧紧围绕士兵利益为中心的改革古今中外从没见过。当时没照搬照抄外国和国民党军队管理经验,也没马克思列宁理论指导,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由下而上进行,与任何一支军队不同。一系列变革在红军内部创造了良好的人与人关系环境、形成和谐的氛围。 这里引用毛泽东当时在井冈山上描述的几句话:“这些办法,士兵很满意。尤其是新来的俘虏兵,他们感觉国民党军队和我们军队是两个世界。他们虽然感觉红军的物质生活不如白军,但是精神得到了解放。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这就是民主主义的影响。红军象一个火炉,俘虏兵过来马上就熔化了。中国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义,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制度,将是破坏封建雇佣军队的一个重要的武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六十四页)。 毛泽东的话,反映了当时红军管理改革后大变化,以及广大士兵当时的精神面貌,从以后取得的成功看不会是虚假的美言。如果现在这个时代说假话的人太多,上下之间骗来骗去,在当时那个年代和环境可能不会到这一步。 由于对问题看法不同,认识不同,出现情况不同。国企与当时红军改革恰好相反,把重点放在干部和少数几个有才能的人身上,狠抓领导班子建设,造成少数人权力越来越大,高度集中,利益也因此聚集在他们周围。在宣传中个人能力被过分夸大、神话,成了“救世主”,下面职工作用被过分贬低,如同一群草民。 有的人认为,普通职工没有积极性没关系,可更换,聘用和选择把那些“没积极性”的职工换掉,让权力者有更广泛、更宽松选择余地,许多职工常被踢来踢去;一些部门人员频繁更换,造成上下左右彼此怀疑、不信任,相互攻击,矛盾激化。其实,用“大换血”来提高员工积极性,在发达国家早被证明行不通。 不考虑公有制主要矛盾以及与非公有制差别,只照顾少数人权益,思路不正确,出发点不准,工作方法不得当,必然不成功。当前公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停滞并出现后退,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下降是最有力的验证。 历史上人与人关系演进中,底层劳动者权益不断改善,但都是通过奴隶暴动、农民起义、工人罢工一步一步取得,对历代统治者来说是迫不得巳被动行事。底层劳动者经过长期斗争,得到一点权益往往在意料之中,并不感谢统治者和生产资料占有者或某个社会集团。而毛泽东作为当时红军创造者和最高领导,一上井冈山就主动一项项改善士兵权益,并建立庞大的政治工作管理体系确保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这在人类社会实体管理上从没有过,让下面大多数人感到意外、惊喜、振奋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正是这样,才有那么多士兵不怕流血、牺牲、赴汤蹈火、前仆后继地为共产党打天下,有的人在生命最后一刻还高喊“共产党万岁”,死而无憾。 毛泽东把士兵当宝,蒋介石把士兵当草,两种不同体制和管理方式由此而生,军队、国家命运由此而定。3000千多年前周文王实行劳动地租制——“耕者九一”,对待奴隶与商纣王截然不同,结果“殷商之旅,其会如林”,周人不费多少代价让庞大的商帝国不战而溃。 所以,四九年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不能看成赶上兵荒马乱时代,认为换个时代或放在今天就不会成功。从毛泽东经验看,只要把底层人员利益放在第一,调整好与此有关各方利益,无论那个时代都能成功。 两种不同思维方式,导致截然不同改革方式,产生不同结果:一个上下团结一致,士气高昂,不怕困难,不怕失败,不畏强敌,艰苦奋斗,从小到大,夺取了最后胜利;一个士气低落,内部各种矛盾斗争激烈,道德风气败坏,管理混乱,生产力萎缩,在市场竞争中不堪一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