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中丰富和完善积极防御战略思想

   ■建明

   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毛泽东在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后就指出:中国革命战争在战略上必须采取防御姿态,同时强调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即在战略上处于防御和被动的条件下,争取战役和战斗的优势和主动,以攻势防御来各个消灭敌人,逐步改变敌我力量的对比。这种积极防御的思想,由于完全适应了中国革命战争中长期敌强我弱的基本特点,成为我军达成保存自已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的基本方略。1946年夏全面内战爆发时,敌我力量的强弱对比同过去相比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国民党军有美帝国主义的支持,在兵力、装备上仍占有相当的优势。同时,国民党军处于战略进攻的地位,掌握着战略上的主动权,我军在全局上仍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军委继续本着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尽一切可能争取战争的主动权,将战略上的防御和战役战斗中的进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而不以保守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的,终于使我军在战略防御过程中逐步变被动为主动,在不长的时间里就扭转了全国的战局,粉碎了敌人的战略进攻。通过为时一年的战略防御作战的实践,毛泽东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的许多方面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正确处理退守和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关系

   我军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是为了争取战争的主动权,而要掌握这种主动权,关键又在于在战略指导上始终贯彻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的思想。在敌处优势、我处劣势,敌进攻、我防御的情况下,要大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就必须采取"以歼灭国民党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以保守地方为主的正确的战略方针"。毛泽东对这一正确方针的确立,一方面是基于以往红军反"围剿"作战的历史经验,一方面也来自于全面内战爆发后我军在初战的实践中的经验总结。1946年7月毛泽东在为党内起草的指示中就指出:"若干地方,若干城市的暂时放弃,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必要的。"随后,毛泽东在总结苏中战役的经验时,又肯定了粟裕提出的在内线作战的意见,认为华中野战军"凭借解放区作战,故补充便利;加上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这一经验是很好的经验,希望各区仿照办理"。定陶战役结束后,刘伯承、邓小平等向中央军委上报的战役总结也提出:"诱敌入解放区打为有利"。毛泽东和中央军委肯定了这一意见。在全面内战爆发时,解放区军民对抗日战争中以血汗换来的城市和地方十分珍惜,对于暂时撤出一些地区普遍存在思想不通的情况。对此,毛泽东、中共中央和各战略区首长都强调要向军内外解释暂时放弃某些地区的原因。在全面内战爆发后的头四个月,我军以净失105座城市的代价,歼敌32个旅。以后我军又不惜放弃一些重要城市,包括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始终使主力保持行动自由。而国民党军的第一线兵力不断被歼,又有许多担负守备新战领地区的任务,突击力量不断减少。至1947年春,我军第一线机动兵力已超过敌军,既能大量歼灭敌军,又能在部分战场举行战略性反攻,收复解放区丧失的部分城市。正如毛泽东所说:"整个战争过程就是出让地方与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敌我思想斗争也就是这一问题。战争的复杂奇妙为古今中外所未有。"我军实行战略防御时,也并非随意放弃或不争城市和地方,对此,毛泽东也强调:"凡在敌我力量对比上能够保守或夺取的地方和在战役上战术上有意义的地方,则必须保守或夺取之,否则就是犯错误。"这一思想,也与轻易放弃地方的逃跑主义倾向划清了界限。同时,在我军暂时放弃的地区内,一般都留下部分武装或地下党组织领导群众继续坚持斗争,从而还能发挥牵制敌人兵力和保护群众利益的作用。

   强调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全面内战开始时,国民党军在兵力上具有很大的优势,我军要达到歼灭敌军有生力量的目的,必须强调集中兵力的问题。

   在全面内战开始后不久,毛泽东即强调集中兵力歼敌的问题。苏中战役获胜后,他又表扬了华中野战军的成功范例,指出:"我粟谭军从七月十三日至八月二十七日一个半月内,作战六次,歼敌六个半旅及交通总队五千,造成辉煌战果。而我军主力只有十五个团。但这十五个团是很充实与很有战斗力的,没有采取平均主义的补充方法。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敌一部(例如八月二十六日集中十个团打敌两个团,八月二十七日集中十五个团打敌三个团),故战无不胜,士气甚高;缴获甚多,故装备精良"。随后,毛泽东又就集中兵力一事专门起草了党内指示,指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法,不但必须应用于战役的部署方面,而且必须应用于战术的部置方面。""必须反对那种轻视敌人、因而平分兵力对付诸路之敌、以致一路也不能歼灭、使自已陷入被动地位的错误的作战方法。"毛泽东还具体解释了在全面内战开始后强调实行这一原则的原因及重要意义,指出"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原则,是我军从开始建军起十余年以来的优良传统,并不是现在才提出的。但是在抗日时期,我军以分散兵力打游击战为主,以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辅。现在的内战时期,情况改变了,作战方法也应改变,我军应以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主,以分散兵力打游击战为辅。而在蒋军武器加强的条件下,我军必须特别强调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法。"各野战军根据这一指示精神,在自己总兵力均少于敌军的情况下,在具体的局部战役或战斗中集中了优势兵力,在全面内战爆发后的三个月中就歼敌25个旅。毛泽东总结了这一战果后更进一步强调:"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过去二个围歼敌二十五个旅时所采用的唯一正确的作战方法。我们集中的兵力必须六倍、五倍、四倍、至少三倍于敌,方能有效地歼敌。不论在战役上、战术上,都须如此。不论是高级指挥员,或中下级干部,都须学会此种作战方法。"以后,这种战法在长时期里一直成为我军实行歼灭战的基本前提。

   以战役战斗上进行速决,打破敌人的战略进攻

   全面内战爆发后,我军在整体上处于内线防御作战的被动地位。要改变这种被动,关键在于大量歼灭敌有生力量。而在战役和战斗中采取进攻战,又是我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主要手段。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强调,我们的战争是防御和进攻的交替的应用。在全面内战开始后我军实行战略防御的全过程中,毛泽东也一直强调我军在战役和战斗中要采取攻势行动,以保持主动。1946年9月16日,毛泽东在为中央军委起草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一文中指出:"在战役的部署方面,当着敌人使用许多个旅(或团)分几路向我军前进的时候,我军必须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即集中六倍、或五倍、或四倍于敌的兵力,至少也要有三倍于敌的兵力,于适当时机,首先包围歼击敌军的一个旅(或团)。"同时又强调在战术的部署上要"从敌军诸阵地中,选择较弱的一点(不是两点),猛烈地攻击之,务期必克。得手后,迅速扩张战果,各个歼灭该敌。"毛泽东还指出:"这种战法的效果是:一能全歼;二能速决。全歼,方能最有效地打击敌军,使敌军被歼一团少一团,被歼一旅少一旅。对于缺乏第二线兵力的敌人,这种战法最为有用。全歼,方能最充分地补充自己。这不但是我军目前武器弹药的主要来源,而且是兵员的重要来源。全歼,在敌则士气沮丧,人心不振;在我则士气高涨,人心振奋。速决,则使我军有可能各个歼灭敌军的增援队,也使我军有可能避开敌军的增援队。在战术和战役上的速决,是战略上持久的必要条件。"刘伯承当时所撰写的《战术问题》一文也具体地解释说:"外线的进攻速决战,速决是为了避免敌人的增援,求得迅速解决战斗,出敌意外。外线作战是分进合击,而内线作战则是各个击破,避开敌人的合击。"正是由于我军将战略上内线的、持久的防御战和战役战斗上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结合起来,因而能够在战略上处于防御被动地位的情况下,在局部战役和战斗中大都能求得主动,达到各个歼灭敌人的目的,井由局部的主动逐步转变为全局的主动。

   运动战为主,游击战相配合

   以我军的正规兵团,在战役和战斗中集中优势兵力,在不固定的战线上以进攻性和流动性的特点歼击敌人,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就已经形成的我军运动战的基本特征。在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我军已有了较强的军力和广阔的解放区,运动战的游击性已经减少,而突出以大兵团的"大踏步进退",打较大规模的歼灭战为特点。全面内战爆发后,考虑到敌军的数量、装备仍优于我军,有着打阵地战的有利条件并寻我决战,因而毛泽东一开始就要求南线部队"主要着重在野战中消灭敌军有生力量"。随后又强调:"战胜蒋介石的作战方法,一般地是运动战。"这样,就使我军能够发挥长于机动、善于野战的优点,限制敌军工事坚、火力强的长处,自己选择有利的阵地条件和群众条件,避实击虚,创造歼灭战的机会。1947年3月,为了粉碎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毛泽东又要求各战略区依据不同的敌情、地形和群众条件,采取不同的机动作战方法,"考虑行动应以便利歼敌为标准。不论什么地方,只要能大量歼敌,即是对于敌人之威胁与对于友军之配合,不必顾虑距离之远近。"华东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内线作战的部署,以打一仗消灭一部分敌人,再放弃一部分地方,创造运动战的战机,连续进行大规模的歼灭战。陈毅曾形象地将这种诱敌深入,坚持在运动中求歼孤立突出之敌的打法称之为"叫化子打狗,边打边走"。晋冀鲁豫我军则根据敌比较分散、后方空虚的弱点,主要依靠在大踏步进退中调动敌军,创造战机,并以远距离奔袭的"掏心战术",收到了速决歼敌之效。这些,充分显示出在我军以运动战为主的条件下,群众性的游击战争仍然能在战略上发挥重大的配合作用。

   灵活机动运用战略战术原则

   在我军处于战略防御,敌军在战略上实行主动进攻的条件下,要使我军由被动变为主动,还必须根据不同的战场情况灵活机动地运用战略战术原则,在作战指挥艺术上高敌一筹。在当时,由于以歼灭战来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是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核心,我军作战的指导艺术主要体现在努力寻找和创造歼灭敌军的有利时机。为此,毛泽东及我军各级领导都在吸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又通过新的战争实践总结出一系列新的指导方法,其中心思想,也就是毛泽东所倡导的那种"先打弱的,后打强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各打各的)政策,亦即完全主动的作战政策。"其具体方法,主要是重视运用各种侦察手段掌握敌人的情况及活动规律;善于利用和制造敌人的弱点,出其不意的打击敌人;善于根据敌情变化,广泛实施机动,调动敌人而不被敌所调动。如在敌我力量相差十分悬殊的陕北战场,毛泽东就倡导对敌实行"蘑菇"战术,提出"我之方针是继续过去办法,同敌在现地区再周旋一时期(一个月左右),目的在使敌达到十分疲劳和十分缺粮之程度,然后寻机歼击之"。"我军此种办法是最后战胜敌人必经之路。如不使敌人十分疲劳和完全饿饭,是不能最后获胜的。这种办法叫'蘑菇'战术,将敌磨得筋疲力竭,然后消灭之。"我军在内线作战中还实行了诸如诱敌深入、围城打援、攻城打援、远距离奔袭等方式,有效地迷惑和调动了敌人,为我军实施歼灭战创造了战机。

   1947年春季以后,当敌军因兵力不足,将主要兵力集中于重点战场,而在其他战场取守势时,中央军委、毛泽东就及时地指导这些战场上的我军转入战略性反攻。如1947年5月东北战场出现对我军有利的形势后,我军就抓住时机开展了夏季攻势,歼敌8万多人,不仅彻底扭转了东北的战局,还有力地牵制了国民党在关内战场上的进攻。当时毛泽东就指出:"现在全国各战场除山东外均已采取攻势,但这一切攻势的意义,均是帮助主要战场山东打破敌人进攻。"实践证明,抓住有利时机,及时转入战略反攻,是执行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重要一环,它可以有效地调动敌人,创造战机,还可以为下一步转入战略进攻创造有利条件。

转自《解放军报》网络版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