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战争的阵地战阶段,志愿军根据"持久防御,积极作战"这一战略方针,对敌人坚固防御阵地也实施了一系列进攻作战。阵地进攻战的规模,由普遍实施连营规模的战术攻击,逐步发展为兵团规模的战役进攻。毛泽东曾总结说:"我们的军队是越战越强。今年夏天,我们已经能够在一小时内打破敌人正面二十一公里的阵地,能够集中发射几十万发炮弹,能够打进去十八公里。如果照这样打下去,再打它两次、三次、四次,敌人的整个战线就会被打破。" 向技术装备占绝对优势之敌实施阵地进攻战,这是我军战史上前所未遇的新问题。过去在国内战场上,我军在装备劣于敌人的情况下,一般都力争在野战中歼灭敌人,而避免阵地攻坚。在全国解放战争期间,我军在军力增强的情况下,虽然举行过一系列阵地攻坚战,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因攻击对象的防御手段比较落后,因而这些经验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我军进入朝鲜战场后,敌我火力和技术条件相差空前悬殊,在运动战期间敌人虽然未构筑坚固的防御阵地,可是我军对于美军营以上单位有野战工事依托的阵地,一般都难以攻克,因而主要靠在运动中歼击敌人。第五次战役结束后,敌人在三八线附近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并拥有空、炮、坦相互配合的立体防御手段,我军想要争取主动,大量歼敌,就必须解决阵地进攻问题。中央军委和志愿军全军上下通过在阵地战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在作战的组织指挥,战略战术的运用等方面都有了许多创新,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阵地进攻战的理论和原则,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在朝鲜战场上,我军实行阵地进攻战时要实行由打小歼灭战逐步向打大歼灭战的过渡,需要依托坚固阵地向敌人进攻,在集中优势兵力的同时必须注意集中优势火力,并且要有效地组织各兵种的协同作战。 由小到大,由打小歼灭战逐步向打大歼灭战发展过渡,这是我军在技术装备严重落后于敌人的情况下实施阵地进攻战的重要指导原则。1951年5月下旬,毛泽东鉴于志愿军前一阶段作战"张口太大"而难于消化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打小歼灭战的原则。这一原则刚刚提出时,还是作为我军实行运动战的歼敌指导原则,但是因敌我双方随即转入阵地战,这一原则就被用以指导阵地进攻作战。在1951年秋季和1952年秋季志愿军举行战术性的反击时,对敌连排级目标的攻击大多能迅速攻占阵地并完成歼敌任务,而对敌营以上阵地的攻击则往往发生困难。因此,志愿军确定了"寻找敌之弱点,依托我之阵地去攻击敌人,整排整连地歼灭敌人"的原则。虽然这种攻击在各个地区都采取以战术动作为主的作战形式,却是在统一计划下于一定时间内在全线实施,因而在全局上具有战役的性质和规模。这种积小胜为大胜的战法,终于达到了大量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目的,并使部队通过实战锻炼,实施阵地进攻战的战术技术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1953年夏季反击战开始以后,随着我军军力的增强和攻坚能力的提高,志愿军又确定了"稳扎狠打、由小到大"的指导方针。第一阶段对敌连营级防御阵地发起攻击,第二阶段对敌团一级的防御阵地发起攻击,第三阶段即金城反击战阶段,则集中局部的优势火力和绝对优势的兵力,对敌四个师的坚固防御阵地发起总攻,取得了歼敌大部并攻战敌防御阵地的胜利,从而成为我军兵团(集团军)规模的阵地进攻战最成功的范例。夏季反击战的成功,使我军取得了在宽正面上组织以正面突破为主要样式的阵地经验,大大丰富了我军的战役学。我军在朝鲜战场上实施阵地进攻战的实践也表明,对拥有现代化装备的敌军实行进攻时,一定要从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出发,量力而行,适当地确定进攻和歼敌的规模。毛泽东为志愿军提出的打小歼灭战的原则,以及志愿军确定的由小到大的进攻指导方针,正是根据朝鲜战场的实际情况提出的适合我军作战能力的指导原则。 依托阵地向敌人进攻,这是向拥有现代化装备之敌实施进攻的重要条件。运动战期间,志愿军没有坚固的阵地依托,在敌大规模杀伤兵器的威胁下野战生存条件极为恶劣,在敌前集结兵力和在进攻过程中扩大胜利都很困难。1951年夏季,毛泽东确定志愿军实行"零敲牛皮糖"的办法后,彭德怀当时就认为:"这个办法很好,但须要有一过渡办法,使阵地稳固起来。站不稳脚就无法去敲别人。"从这年秋季起,志愿军在前沿普遍修筑了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阵地,并在后方建成了网状运输线,从而为我军实行阵地进攻创造了重要的条件。此后,我军在发起进攻前,一般都利用前沿的坑道和屯兵洞隐蔽地集结兵力,机动地调集火,出敌不意地发起攻击。这样,在敌人拥有大规模杀伤手段的情况下,我军仍能以较小的损失完成攻击任务。此外,通过阵地进攻战的实践,我军对于现代防御工事在攻防战中的地位,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 在向敌人实行阵地进攻时,在集中优势兵力的同时注意达成火力上的优势,是取得进攻胜利的重要条件。解放战争期间,我军对敌坚固据点发起攻击时,就已经注意形成火力优势的问题。志愿军入朝前夕,毛泽东曾指出,不在设想歼灭敌军的条件时,也提出争取能够有四倍于敌的兵力和一倍半至两倍于敌的火力。在运动战期间,志愿军未能歼灭敌人的重兵集团,攻坚能力也比较差,其主要原因正在于发起进攻时虽然能集中优势的兵力,却不具备火力上的优势。志愿军在第二次战役期间在东线达成的惟一的一次全歼美军一个团的战例,其重要条件正是在进攻时形成了绝对优势的兵力和相对优势的火力。进入阵地战阶段后,志愿军装备有了较大改善,尤其是炮兵得到了加强。当时志愿军炮兵同敌人相比,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仍处于劣势,但是通过适时的机动,却可以在某一地段或某一点上形成局部的炮火优势。因此,志愿军举行战术反击和战役进攻时,除了注意集中优势的兵力外,还很注意达成火力优势。1952年秋季志愿军举行战术反击时,对于攻击目标能达成炮火优势的,一般都能较好地完成攻歼任务。同年12月,由周恩来起草、以毛泽东名义发给斯大林的电报中曾总结说:"今年秋季作战,我取得如此胜利,除由官兵勇敢、工事坚固、指挥得当、供应不缺外,炮火的猛烈和射击的准确实为致胜的因素。"朝鲜战场上阵地战的实践证明,在现代条件下实行阵地攻防战,火力因素比以往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有效地组织各兵种的协同作战,也是现代进攻作战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志愿军在阵地战阶段成功地实施的各兵种协同作战,正是我军进入现代化战争的重要标志之一。解放战争期间,我军刚刚开始以新组建的炮兵、坦克兵等专业技术兵种配合步兵进行攻坚作战,合同作战的水平还很低。在抗美援朝战争的运动战阶段,我军的专业技术兵种也比较少,特别是炮兵的机动性很差,因而未能与步兵很好协同,造成我军支援火力不足,成为未能歼敌重兵集团的重要原因之一。进入阵地战阶段后,我军的装备日益改善,炮兵、工兵都大大加强,装甲兵也开始参战,依托既设阵地的作战工行动也日趋复杂,从而要求我军有效地组织协同作战,并不断提高协同作战水平。1951年11月,志愿军对马良山、正洞西山等地的反击战,首次成功地实施了步、炮、坦、工兵和高射炮兵的协同作战。以后,我军的协同作战水平不断提高,在1953年夏季的金城反击战时,还成功地组织了兵团规模的诸兵种协同作战。战争的实践证明,对于拥有现代化装备的敌军实施进攻战,必须在统一指挥下使各兵种达成协调一致的行动,才能克敌致胜。为了更好地实行协同作战,毛泽东还特别强调指出:"为了组织这种复杂的、高度机械化的、近代的战役和战斗,没有健全的、具有头脑作用的、富于科学的组织和分工的司令部机关不可。"通过抗美援朝战争,我军合同作战理论和司令部机关的建设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我军进行的阵地进攻战,从总体上看是比较成功的。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在于作战指导的正确。志愿军作战指导的基本精神,正是在战争开始时毛泽东所提出的原则,即"我们应当从稳当的基点出发,不做办不到的事。""我们应在稳当可靠的基础上,争取一切可能的胜利。"在整个阵地战阶段,我军的军力同敌军相比在总体上一直处于均势,由于敌军完全掌握着制海权,我军在前线又没有空中支援,后勤供应的手段相对也比较落后,因而尚不具备向敌防御纵深实施深远突击的条件。我军在阵地战阶段实行阵地进攻战的目的,主要是挤占阵地和通过反复争夺大量杀伤敌人,迫使敌人在谈判中让步,争取在有利于我方的条件下尽早结束战争。毛泽东在1952年10月24日致志愿军的贺电中,就很透彻地说明了当时实施战术反击作战的战略意义。他说:"此种作战方法,继续实行下去,必能制敌死命,必能迫使敌人采取妥协办法结束朝鲜战争。"这种进攻战的战略目标,已不像解放战争期间的阵地攻坚战那样服务于全歼敌军的总目标,而主要是向敌人施加压力,以达成局部战争的胜利。这种目标的确定,正体现了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总目标的现代局部战争的新特点,是毛泽东战略思想的一个新创造,对于指导现代战争,尤其是局部战争具有重要的意义。 |
转自《解放军报》网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