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张化:毛泽东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张化,1952年生,原籍山西。现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助理
研究员,从事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党史的研究。发表过《试论“文
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九·一三事件后毛泽
东的思想矛盾及其变化》、《走出阶级斗争为纲的误区》等论文

  张化也是“老三届”,后来从事党史研究,谈起来颇有见地
。她几次对我们说,这一代在“广阔天地”里度过了少年和青年
时代的人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决不后悔。

  一代人的追寻

  访问人:发生在中国五六十年代以至70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
下乡一事,曾经牵涉到千家万户,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深深的
印记。它是怎么兴起的?有着怎样的社会背景?它和毛泽东又有什
么样的联系?这些问题至今还萦绕着人们。你在这方面有研究,我
们想听听你的看法。

  张化:对于这个问题深入的研究,我还谈不上,但是愿意和
更多的人一起作进一步的探讨。1986年,我写过一篇论文:《试
论“文化大革命”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写作论文的过
程中,做了一些调查,也接触了一些不同年代上山下乡的知青朋
友。我在“文化大革命”中也有过当知青下乡插队的经历。此时
,与这些不同年龄却经历大致相同的知青一起回顾这段历史,真
是思绪万端。在这些知青中,有的是五、六十年代就下乡、支边
的老知青,他们中的不少人已经年过半百,还留在当年下乡、支
边的地方。一些人在生活和工作上仍然面临着各种困难。所以,
这个问题不仅是历史问题,还是一个比较敏感的现实问题。当我
们从历史角度谈到这个问题时,我感到一个需要注意的前提是,
要使自己从中“跳”出来,采取远距离审视的方式,才能把这个
当代中国史上贯穿了20多个年头的复杂问题看清楚。

  访问人:这几年研究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东西渐渐多了起来
,其中,包括一些文学作品,你感到这些作品,对上山下乡运动
把握得怎样?

  张化:对于这些年社会上发表的作品,我看了一些,感到这
些年以知青生活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从总体上讲在不断走向成熟。
作者们正在运用文学手段,通过塑造的各种人物越来越深入地触
及这段历史生活的一些深层矛盾,写出了一些令人思考的东西。
不过文学创作毕竟和历史研究不同。历史研究需要冷静、客观,
从整体上把握这一事物的来龙去脉,既要说出它的本然,还要说
出它的所以然。

  不管人们用怎样的形式反映这段历史,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
,对于这段历史,人们并没有随着它在1978年的结束逐渐地淡忘
它,相反的是,对于它的回顾、反思在不断加重。也许大家都注
意到了,这几年不仅以知青生活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不断问世,不
少地区还举办了知青回顾展。在一些城市,“知青饭馆”、“老
插餐厅”等已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场所。这种“知青热”的现象
是耐人寻味的。

  访问人:你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
?

  张化;从浅层看,由于这段历史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涉
及到数目很大的一代人,因此这段历史成为使成千上万的人难以
忘怀的一个内容。举一个例子,1990年底在北京举办的北大荒知
青回顾展,参观人次达到10万多,有的是从千里之外的上海、云
南、陕西、四川等地专程赶来的,甚至有人5次走进展览大厅。这
个展览在社会上引起的强烈反响,超过了主办者的预想。一个地
区的知青回顾展,何以会在全国产生如此轰动的社会效应?“这说
明了更深一层的原因,即一代人的精神追求。

  访问人:有人把这个现象概括为“知青文化”。还有人把这
段历史说成是“一代人的梦想”。

  张化:不论人们怎样去概括,它反映出人们已经开始从一定
的高度来认识“知青热”的社会现象。“知青热”的出现,固然
与我们刚才谈到的一代人的特殊经历有关,不过,在这一现象背
后起支配作用的并不完全是“向后看”的感情因素。可以观察一
下周围,在我国今天的生活中,当年的知青已经成为共和国向现
代化迈进的骨干,成为中华民族跨世纪的中坚力量。他们那一段
特殊的人生经历,不仅对现在,对将来也有重要影响。一些知青
说得好,回顾、反思知青经历,是要去寻找当年的一种精神,寻
找当年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知青精神。无怪乎许多知青在参观
知青展览,或走进知青饭馆时,并不是自己一个人,随行的还有
他们的子女。这说明一大批知青对于那段经历的回顾已经超越了
人生经历的一般意义。他们把自己的经历与共和国的历史发展联
系在一起,从中去体味人生,在国家曲折发展的历程中追寻具有
积极意义的奋斗精神和人生价值,使之成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就使对于这段历史的回顾超越了过去,关注着未来,具有了
“向前看”的深刻意义。我们搞历史研究,应该注意到这个现象
,也站在这样的高度来看问题,从中总结出一些有益的东西。如
果有了这样一个立足点,那么在谈到毛泽东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的关系时,在谈到其中的利弊得失时,也就能谈得客观一些。

  发端与号召

  访问人:不管是五、六十年代,还是70年代上山下乡的知识
青年,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当年他们选择的这个行动是响
应毛主席的号召而去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毛泽东与知青上山下
乡运动的关系。实际情况怎样?

  张 化: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我有一个总的想法,就是要把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一
事物,与“文化大革命”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区别开来。
基于这种考虑,我看最好不要对这20多年的历史笼统地冠以“运
动”二字。另外,在这20多年中,毛泽东确实先后不断地有过号
召,但是从其影响程度来说,还是有差别的。我们还是分阶段地
谈比较好。

  访问人:1955年下半年,毛泽东在他编辑的《中国农村的社
会主义高潮》一书的按语中有过这样的指示:“一切可以到农村
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里一个
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段话曾经成为50年
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是吗?

  张 化:1955年毛泽东的这一号召对于全国城镇知青开始上
山下乡确实起了推动作用。不过,从当时党中央领导集体的状况
看,毛泽东的认识也反映了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于这个问题
的基本思路。这样,我更倾向于把毛泽东的指示看作是他代表党
中央发出的号召,也就是说,这个时期毛泽东个人对于这一事物
出现的影响并不突出。

  访问人:你是否能详细地谈一下。

  张 化:这要从知青上山下乡出现在50年代的基本原因谈起
。1956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
要(草案)》中提出了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当时,国
家发出知青上山下乡的号召,是以新中国成立不久的社会状况为
背景的。这时,成立不久的新中国经济刚刚恢复,国家还不可能
马上就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因此,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思
路就是把城市里容纳不了的、闲散在社会上的中小学毕业生组织
起来支援农业和边疆建设。1957年4月,由刘少奇主持写成的《人
民日报》社论《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讲得很明
确:“就全国说来,最能够容纳人的地方是农村,容纳人最多的
方面是农业。所以,从事农业是今后安排中小学毕业生的主要方
向,也是他们今后就业的主要途径。”可以说,知青上山下乡这
一事物在50年代中期了出现的基本原因,在于经济方面。

  当然,根据我国当时农业合作化的需要,根据开发、建设边
疆的需要,组织知青上山下乡这一作法也显出了它的必要性。毛
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中就提出这样的问题
:“全国合作化,需要几百万人当会计,到哪里去找呢?”接着,
他便写道:“其实人是有的,可以动员大批的高小毕业生和中学
毕业生去做这个工作。”在同一年,团中央开始组织知识青年支
援边疆建设。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在一次报告中列举了我国国土辽
阔,但是可耕地面积有限,有一半还没有开垦的情况。他情绪激
昂地号召青年人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向困难进军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1955年8月,由北京青年杨华等5人发起组
成了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在黑龙江萝北县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知
青垦荒点。随后,团中央先后在京、津、沪等10多个省、市组织
了远征垦荒队。仅在1956年这一年,全国就有近20万名青年参加
志愿垦荒。由城市下乡、回乡,参加农业生产的青年更多。

  访问人:这么看,50年代中期毛泽东的号召虽然对动员知青
上山下乡起了重要作用,但并不是基本的原因。

  张化:是的。50年代知青上山下乡的出现是与我国当时的历
史条件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经济落后,人口众多,城市就业困
难,与此同时,农业合作化需要能写会算的人才,广阔的边疆地
区也需要开发建设,这样就产生了这个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还是比
较好的作法。

  访问人:为什么说“比较好的作法”?

  张 化:“比较”,是相对于80年代我们找到的更好作法而
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除了确实有社会的客观需要以外,考
虑问题的出发点也是好的,着眼于中国实际,试图把解决城镇剩
余劳动力问题和改变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结合起来
,在农村、边疆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就业路子。另外,当
时的组织工作也做得不错,强调自愿,政策稳妥,大多数知青的
思想是安定的。因此,我不主张把这一事物的出现简单地归结为
毛泽东号召的结果。当时,许多国家领导人在这问题上都有过号
召,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我觉得毛泽东的号召代表了这一时期
党中央的认识,不应过分强调这时他个人的作用。

  访问人:这一事物的出现,恐怕还同那时的经济体制有关。
50年代中期,我国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就业的门路就
更窄了。

  张 化:有这个原因。准确地说,这是知青上山下乡延续下
去的一个重要原因。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建立起了
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生产关系过于简单化。在劳动制
度上,所有城镇劳动力都由国家统包统配,这就使我们这样一个
经济不发达、人口众多的国家的就业问题更加突出了。这可以说
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我国国情不相适应的一个重要表现
。怎么解决问题呢?当时不可能有我们今天这样的认识,于是就想
到要分流就业压力。流到哪里去?城市容纳不下,只有流向农村。
当然,这一作法延续下去的原因还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忽视计
划生育,城市每年出现的大量新生劳动力就业的压力;二是60年
代调整国民经济,精简职工,减少城镇人口的需要。

  访问人:我们再回到50年代毛泽东与知青上山下乡的关系上
来,尽管知青上山下乡的基本原因是一个就业问题,但是毛泽东
的号召很有浪漫色彩,“广阔天地”一词是很有感染力、号召力
的,不是吗?

  张 化:我不主张在谈到知青上山下乡的起因时,过于突出
毛泽东个人的影响,并不等于否认这种影响。“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的号召,固然反映了毛泽东对中国农村在社会主义建
设中重要性的认识,但也表现出他对一代青年在农村、边疆建功
立业的殷切期望。这与他个人的经历有密切关系。在中国土地上
成长起来的毛泽东,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就十分
重视农村和农民的地位、作用。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成功
地开创了一条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
政权的革命道路。新中国建立后,如何改变中华民族贫穷落后的
面貌,使广大的农民走上富裕之路,是他长期考虑的问题。农村
和农民,在毛泽东的思想上占有重要位置。教育子女时,毛泽东
也是这样,要求他们一定要了解农村,了解农民。毛岸英从苏联
回国后,毛泽东把他送到农民中去进行再学习,已是广为传颂的
佳话。毛泽东的思想、精神对于五、六十年代的青年是很有影响
的。所以,在他的号召下,一大批志向远大、抱负不凡的青年主
动要求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曾经 形成
一种风尚。应该提到,在五、六十年代志愿到农村、边疆去的青
年中,有些人并不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而是主动放弃了升学、
就业的机会,立志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而去当农民的;还有一些人
是学有所长的大学、中专毕业生,为了开发、建设边疆而奔赴边
疆的。从这一点说,这一代知青身上体现的“好儿女志在四方”
的精神,与毛泽东那种“我自欲为江海客,更不为昵昵儿女语”
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精神境界是一脉相承的。从总体
上讲,“好儿女志在四方”,或许是毛泽东时代的青年的一种精
神特征吧!刚才我们谈到在这几年的“知青热”中人们所追寻的或
许正是这种精神。

  访问人:在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时,有人提出对于知青
上山下乡也要予以否定。

  张 化:这种说法不仅不科学,也难以让人接受。首先,它
否认了50年代知青上山下乡这一事物出现的客观社会原因,把这
一事物与“文化大革命”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混为一谈了。其
次,它从根本上否定了一大批知青那种不避艰难,无私奉献,艰
苦创业,勇于开拓的献身精神和奋斗业绩。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的曲折历程中,不管出现过怎样的问题和失误,对于一大批知青
献身精神和奋斗业绩始终应予肯定。事实也是如此,这一代青年
以他们的青春,热血,以至生命,已经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留下了
不可磨灭的一页。

  高涨与扭曲

  访问人:到“文革”时期,知青上山下乡又掀起一个高潮。
怎么看待这一时期的知青上山下乡呢?

  张 化:;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历史条件下,知青上山
下乡变成了一场政治运动,成了那场史无前例的“革命”的一个
组成部分。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也是这一时期的知青上山下乡
不同于以往的根本区别。

  访问人:这一时期,毛泽东与知青上山下乡是怎样的关系?

  张 化:“文革”时期知青上山下乡变成了一场运动,这里
,主要的原因是毛泽东晚年“左”倾错误的影响。这种错误的影
响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大革
命”造成的严重混乱,使知青上山下乡成为解决“老三届”毕业
生就业出路的一项应急措施,这是形成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政治
社会原因。二是“再教育”理论的提出,把知青上山下乡提到了
“反修防修”的战略高度,使其具有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
命”的强烈政治色彩,这是形成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理论指导。
这两个方面根源于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错误
实践,都明显地表现出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影响。

  访问人:“文化大革命”中的知青上山下乡是哪一年开始的
?

  张 化:1967年10月,北京曾经有一些中学的红卫兵自动前
往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插队落户。这时,他们的行动还不具
有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特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发端在1968年
下半年,1968年年底形成高潮。自“文化大革命”发动后,大量
的中学生由“停课闹革命”,成立红卫兵组织,到走上社会“造
反”,一直积压在学校没有进行分配。当时大学不招生,工厂不
招工,商业和服务行业处于停滞状态,这样到1968年积压在校的
1966、1967、1968届的初、高中毕业生,已经达到一千余万人之
多。这么一大批中学生积压在校,不仅成为社会动荡不安的一个
因素,而且影响到正常教学秩序的恢复,实际上已经转化为城镇
的剩余劳动力。1968年下半年,随着各地权力机构“革命委员会
”的建立,毕业生的分配问题终于提上了日程。在国民经济全面
衰退的情况下,当然无法解决数以千万计的中学毕业生的就业问
题,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知青上山下乡的运动就开始了。在某
种意义上可以说,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和红卫兵运动是“文化大革
命”中两个相相互衔接的“上下篇”。这种以不正常的方式解决
大量中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作法,是形成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直
接的政治社会原因。

  访问人:在这一次知青上山下乡的高潮中,毛泽东发出过“
接受再教育”的号召。实际情况怎样?毛泽东的号召起了什么作用
?

  张 化:1968年7、8月起,全国掀起了宣传“再教育”理论
的高潮。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指示,提出对于知识分子“要在正
确路线领导之下,由工农兵给他们以再教育”。年底,毛泽东又
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的号召。同是号召知青上山下乡,把50年代毛泽东的号召与60年
代毛泽东的号召对照一下,从“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到
“接受再教育”,这里,知青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
是由于毛泽东思想认识的变化,导致的知青上山下乡性质的改变
。“再教育”思想的提出与毛泽东对建国后教育工作的看法有关
。他认为建国后教育战线基本上是修正主义的,培养了一批脱离
实际,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青年学生。他要求青年不要脱离实
际,关门读书,要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这种思想当然是
正确的。但是,他错误地把阶级斗争作为青年的“一门主课”,
要在“革命的大风浪”中培养和造就接班人。这就把知青上山下
乡运动提到了反修防修的战略高度,成了青年学生“脱胎换骨”
,“彻底改变旧思想”的改造过程。

  访问人:你谈的这两个方面很重要。这样一比较,知青上山
下乡在50年代中期与60年代中期是有了很大的不同。

  张 化:上面谈的两个方面主要是侧重毛泽东个人的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文化大革命”中极“左”思潮的泛滥,知
青上山下乡在方针政策、方式方法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政治运
动的特点,这也是完全不同于以前的。作为一项应急措施,它一
哄而起,缺乏整体规划,工作相当混乱。出现了许多简单生硬的
作法,提出了一些绝对化的口号,比如,下不下乡,走不走与工
农相结合的道路,是衡量一个青年真革命或假革命的唯一标准;
越是条件不好的地方,越是要去“扎根”,等等。人为地造成了
许多困难。

  访问人: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文化大革命”中的知青上
山下乡运动?上山下乡的实践,对于知青来讲,是“得”大,还是
“失”大?

  张 化:“文化大革命”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在特定
的历史条件下,在错误的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一场政治运动。我的
看法是应予否定的。要说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得失大小,这可以
从知青个人和国家两方面来讲。首先,我想从长远的影响看,从
知青个人讲,通过上山下乡的实践固然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锻炼
和收获,但是他们丧失了接受系统教育的最好时机,对于人才的
成长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其次,从国家讲,这一作法加
剧了“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教育中断。在“文化大革命”中,知
青上山下乡曾被宣传为有利于缩小三大差别的“战略部署”。事
实上,强制性地把上千万知识青年放到农村去的作法,不仅没有
使三大差别缩小,反而拉大了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
国家的差距。这种社会后果是很值得思考的。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知识分子应当采取怎样的形式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运用科学知
识为振兴农村和边疆服务?在我国这样经济不发达的国家里,通过
怎样的途径才能逐步缩小三大差别?可以说是这段历史遗留给我们
的问题。显然,毛泽东一直在考虑这些问题,但是方法不对。

  访问人:动机和效果不统一,这大概是毛泽东的悲剧所在。

  张 化:是的。毛泽东在领导国家从革命转向建设时,在许
多问题上,仍沿用了他领导革命时的思路去指导建设。他有使国
家富强的愿望,一直到晚年,他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十分关心
的。遗憾的是,如何更快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如何认识处理社会
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如何认识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地位、作用,
等等,在这些问题上都出了偏差。

  访问人:涉及到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在那个时代,并不止毛
泽东一个人,党内相当多的领导人也是这种看法。

  张 化:所以,“文化大革命”的悲剧,并不仅是毛泽东一
个人的悲剧,从某种角度讲,也是全党的悲剧。这说明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在完成了一个大的社会变革转向现代化建设时,很重
要的一个问题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转变过程伴随着痛苦。好在我
们党在经历了痛苦的曲折之后,终于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新的探索与好的前景

  访问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知青上山下乡的情况怎样呢?

  张 化: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搞活经济的过程中,逐步
认识到在我国城市和农村都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就业的情况
下,试图通过知青上山下乡来解决城镇青年就业问题的作法是不
成功的。劳动就业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生产的发展
,有赖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全面调整和改革。因此,随着经济体制
的改革,实行多种形式的经济所有制,广开就业门路,使我国长
期存在的就业难的矛盾基本上得到了缓解。从1979年至1981年全
国共安排了2600多万人就业。这样,全国范围内的知青上山下乡
就逐步结束了。

  在改革开放中,一个值得注意的可喜现象是,随着农业改革
的成功,乡镇企业的兴起,正在吸引着不少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发
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些地方的农民们把欢迎知识分子称为“请
财神”。这种自发的流向完全不同于旧体制下采用的行政手段。

  访问人:这是完全不同的思路。到南方去过的同志都说,在
一些地方城乡、工农差别在逐步缩小。

  张 化:变化是很大的。仔细观察一下,现在志愿到农村、
边疆去工作的,已经不仅是有知识的青年,还有老年。一些教授
、工程师退休后接受乡镇企业招聘,把工作岗位转向农村、边疆
的事例并不少见。农村、边疆的发展为不同年龄段的知识分子提
供了用武的广阔天地。知识分子作为知识的载体,通过走向农村
和边疆,促进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这是更高层次上的“结合”
。另一方面,乡镇企业的发展大量地吸纳着农业劳动力,我国农
业人口的一部分正在向非农产业转移。这是像我们这样落后的农
业国向现代化国家迈进的重要途径。这一切都将引起社会的深刻
变化。而这些变化,正是毛泽东曾经设想的,但是没有实现。在
新的历史条件下,他的愿望正在逐步实现。这是可以告慰于他老
人家的。对于我们国家正在出现的变化和已经取得的发展,我想
,不论是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人们,或者是一直留在上山下乡地
方的老知青,都会感到由衷的高兴。

  访问人:通过知青上山下乡这一段历史,可以感到我国探索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

  张 化:这是一段比较复杂的历史,几经变化,在每一个阶
级都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最好把它放
到50年代中期党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过程中去认识
,而不是依据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来下结论。更不要因为一些时
期表面形式的相同而忽视了内在性质的变化。1986年我那篇论文
发表后,有的人找到我,问:对于知青上山下乡,到底应该肯定
,还是否定?我很抱歉,实在无法用非黑即白的方式作回答。对于
这段历史的再认识,对于毛泽东与知青上山下乡的关系,自然是
我的同龄人——在毛泽东时代成长起来的、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
一代人都会关心的问题。我想,如果我们历史地、客观地回顾这
段历史,既不苛求前人,又不一概而论,那么,对于这段历史中
哪些应该肯定,哪些应该否定,哪些应该坚持发扬,也就可以得
出自己的结论了。

  访问人:谢谢您给我们谈了这些有启发的话。

  1993年9月12日于颐和园后街

转自人民网《人民领袖毛泽东》

返回目录